【大霸群峰】大霸尖山

【大霸群峰】大霸尖山

名聞遐邇的「世紀奇峰」
酒桶狀孤峰特立,奇偉的山岳結構
台灣「三尖」之一
泰雅亞族澤敖利亞族的發祥地,部族的聖山

在台灣高山世界裡,大霸尖山應當是座名聞遐邇的「世紀奇峰」,它那如鬼工雕鏤天成的酒桶狀孤峰造型,恰似一件偉大的藝術精品,屹立在雪山地壘的北緣。天壤之中竟擁有如此瑰秀偉麗的山岳結構,確實是足以稱「奇」的。

  大霸尖山,標高3492公尺,座落在新竹縣與苗栗縣交界的最高嶺脈上。天霽晴朗的時候,在北部桃、竹、苗境內的平野上,向東南天遠眺,層巒重疊綿延天壤的最上端,一峰突顯錐天者,就是大霸尖山。尤其隆冬大雪之際,峰尖皚皚白雪映著天光,如寶石般閃爍晶瑩,上接湛藍的蒼穹,展現出一幅空靈化外的桃源聖境,讓人無限嚮往。

世紀奇峰 裂岩如耳

  擁有「世紀奇峰」美譽的大霸尖山,並非20世紀年代才發現的山峰,約早在2~3百年前,泰雅原住民從北港溪流域北遷到大甲溪上游再北移到新竹、苗栗縣境的山地時,即以此山為傳說的對象。其中屬於泰雅亞族澤敖利(澤敖列)亞族群的部族,更視大霸尖山為部族的發祥地,是祖靈的居所,具有不可侵犯的神聖地位。泰雅族語Babo Papak Waa,Babo Papak Waka、Babo Papak Mayan或Babo Papak,都是指大霸尖山,原意均為「裂岩如耳」,也就是「耳岩山」之意。

  在史料記載裡,《彰化縣志》卷一封域志山川篇:「大員山在縣東北七十餘里,山頂員形似熬酒桶,故俗呼酒桶山……。」苗栗縣舉人吳子光《一肚皮集》卷七雙峰草堂記:「由五指山南分一支、勢獨尊者,為酒桶山,則入石壟境矣」。在《台灣紀事》卷一吳子光芸閣撰紀諸山形勝一文中云:「酒桶山在新竹縣境,山形如酒戶炊桶,故名。徑路險絕,謝客屐齒所不到處也。故老相傳,山腰有石洞,昔有野番射獵到此,遙見一物具體人形,目眈眈似怒似罵,意欲博人而噬之者,番急拚命走避,遂以此地為畏途……。」

  清光緒年間的《新竹縣采訪冊》中記載:「熬酒桶山,在縣東南百餘里,其山從淡水縣番界中東南方來,在諸山之上突起一峰,頂平而圓,上稍窄而下漸寬,形如熬酒桶;高插雲霄,為人不到之區,山上積雪經年不消,雖盛夏寒氣砭人肌骨,生番亦不敢近,遠望之,一峰直豎,形家呼為『沖天木』;此縣治太祖山也……。」在《苗栗縣志》中也有以上類似的描述。從大員山、酒桶山、熬酒桶山到沖天木山,指的就是孤峰挺拔的大霸尖山。

  「大霸尖山」之名從何而來,根據清代的山川簡圖中標註考證;同治年間,在同一幅山川簡圖中即出現熬酒桶山與霸尖山的名字,各自表述不同所指的山峰;直到清光緒6年(1880年)出版的《台灣輿圖並說》淡水縣地圖中,大霸尖山之名首次出現,並標註在應為熬酒桶山的位置。從此之後,大霸尖山的美名,取代了熬酒桶山,留傳至今。

山岳情感的寄託所在

  論山岳情感與形勢,大霸尖山在略呈正三角形的基盤上,突起擎天巨壘,絕巔險高151公尺,三面皆是直劈底座的大岩壁環伺,遠望危峰孤峙,形勢奇譎;近觀則馬上被雄霸一方的龐大軀體所震撼,在森嚴肅穆的氛圍裡,頓覺人自己的蒼茫渺小;撫親壯碩的岩肌,可以感受一股澎湃的血脈,在巨靈身上洶湧躍動,是自然的旺盛的生命力,俗世的卑微是不足以道的。大霸靈峰給人的感受竟是如此的複雜與激動,每當回首依依,孺慕之情更甚。

  大霸尖山的登峰活動,隨著時代的變遷與自然倫理規範的約束,各自扮演著階段性的角色;從這些登頂方式的改變,見證了人類向山學習的歷程,也是登山活動發展過程中,重要的體悟與哲學。

  在傳說的年代,山岳民族認為高與天齊的巨峰,不是人類應該涉足之地,那是神靈的居所。泰雅原住民視大霸尖山為祖靈的發祥地,是他們心目中的聖山,絕對不容子民褻瀆與不敬,遑論是去征服攀登,連意欲嘗試也是不應該的,大霸尖山即在這亙古的歲月裡,成為部族朝拜的對象,渺無人跡。

人類史上的初登記錄

  日據時期,日人積極經營台灣,全面進行新國土的測量調查工作,大正4年(1915年)6月到9月間,總督府蕃務本署編成的搜索隊完成了雪山山彙的測量登山活動,此次雖沒有登頂大霸尖山,但測得峰巔海拔高度為11792尺。大正5年6月,財津久平、伊藤太右衛門、石田貞助等一行探險大霸尖山,在巨岩腳下四周勘查,並登頂小霸尖山,觀測可能的攀登途徑,其中石田貞助警官曾嘗試從東南稜岩壁突破,但受阻於高懸的岩庇,宣告失敗。

  直到昭和2年(1927年)8月,由當時的台灣山岳會為主的登山隊,7月31日從台北出發,經新竹、檜山駐在所,於8月3日露營在大霸尖山巨岩山腳的西麓,8月4日登頂小霸尖山,並做詳細的觀察,隨即選擇東南稜試攀,他們循著岩錐堆積處往上攀爬,不久就碰到了峭壁,用盡了各種方法還是無法克服這段約2個人身長高的懸岩,大家正在苦思懊惱之際,隊員之一的瀨古喜三郎自告奮勇地願意擔任先鋒,一行人再用疊羅漢的方式,將瀨古舉高,就在苦撐掙扎時,瀨古才在岩隙間摸索到穩固的把手點,順勢將身體引起,攀上了絕壁。

  在架設好固定繩之後,隊員們依續攀附繩索,一個個爬了上來,再經過幾段稍矮的峭壁,終於到達這座傲立群嶂的絕巔。這是人類史上的初登記錄,登頂者有瀨古喜三郎、沼井鐵太郎與台灣山岳會會員生駒、中曾根、古平、永田諸氏,以及搜索隊長綿引警部補等7人。登頂隊伍的組成還有攝影萩屋、相原兩人、隨隊保護的警員及原住民挑夫等共40餘人。

  大霸尖山的首登,帶動了當時原已熱絡的登山活動,邁向更艱難路線的挑戰與對未知山岳的探索行動。正如民國61年12月5日,林文安創始的「百岳俱樂部」成立一樣,均對整個當時的登山活動發展,有著深刻、長遠的影響,只是方向或深度,以及登山者思索的層面,有若干的不同而已。

《左圖》 雄偉傲立的大霸尖山 圖片取自《日本地理大系台灣篇》(1930年改造社版) 《右圖》 大霸尖山獨特的酒桶狀孤峰造型,是大自然賜給台灣山岳的一件永恆的藝術精品。 攝影地點/中霸坪
《左圖》雄偉傲立的大霸尖山,圖片取自《日本地理大系台灣篇》(1930年改造社版)
《右圖》大霸尖山獨特的酒桶狀孤峰造型,是大自然賜給台灣山岳的一件永恆的藝術精品。攝影地點/中霸坪

登頂過程的被人工化

  光復之後,大霸尖山的登峰行動,則遲至民國48年3月31日,才由李明輝、李榮顯、陳茂修、蔡景璋、邢天正、陳永年、何張明儀、廖守彥、高碧霞與蔡峰子共10人組成的隊伍,利用架設木梯的方法,攀上了大霸尖山的絕頂。隨後的登山隊伍,即循著木梯,輕易地到達這座昔日必須冒著生命危險,依靠著本身的技術,才能攀抵的峰尖;因為登頂過程的被人工化,只要是來到霸尖岩腳、沒有嚴重的懼高症的登山者,均能踏著木梯,順利登頂,大霸尖山便成為熱門的高峰了。

  民國60年初,林務局為了配合救國團舉辦大霸尖山健行活動,遂從大鹿林道馬達拉溪登山口開闢了一條長達約12公里長的登山步道,直達大霸尖山,並且在加利山西北方2770公尺肩狀稜西側山坳興建了一座山莊(九九山莊),提供登山隊伍住宿。並於該年4月19日,完成大霸尖山登頂鋼梯的架設工程,自此,「世紀奇峰」即背著沉重的負擔,以寬容的胸襟,迎納絡繹於途的登山客前來朝拜或是消費。

  登頂的路是縮短了,花費的時間也節省了許多,但是卻阻隔了登山者與大自然接觸的深度,那種以肉縛身軀、用汗水勇氣貼近岩壁的感覺,絕對不是踩著鋼梯輕鬆登上山頂,所能體悟的。

重還聖山真實面貌

  在大霸尖山背負了20年的鋼架重擔後,隨著梯子的鏽蝕毀損,安全堪慮,林務局於是在民國80年11月將鋼梯拆除,重還聖山真實的面貌,讓意欲攀登絕頂的登山者,必須以矯健的身手,融入在大自然之中,經過勇氣與毅力的考驗,才能在辛苦的付出之後,攀上峰巔,成就該有的榮耀。而一般的登山隊伍,則可以在霸基仰望、欣賞雄偉壯碩的岩壁,感受那如泰山壓頂般的形勢與氣魄。在登山哲學中,「仰望視同登頂」,是最需要涵養與胸襟,才能坦然接受的。在人與大自然相處的過程裡,適當地保持距離,往往能創造出最永恆的美感。

永恆的雕塑藝品與地理教室

  誠然,大霸尖山獨特唯美的造型,是造化賜給台灣山岳的一件永恆的雕塑。在地理學上,鹿野忠雄博士在1934年發表的《台灣次高山彙冰河地形研究》論文中,在圈谷編號29、30、31中描述: 「大霸尖山與小霸尖山的山稜南側,有三個小圈谷並列,各圈谷長寬約150公尺,圈谷壁露出砂岩與黏板岩互層之水平岩層。圈谷壁的一部份已被破壞,圈谷底則被岩錐埋沒,地形不甚完整。」

  林朝棨在《台灣省通志稿》卷一土地志地理篇中,則對大霸尖山的尖峰山容,有以下的解釋: 「大霸尖山附近山稜之高度大致為3400公尺左右,大霸尖山與小霸尖山乃是平坦山稜上之殘丘狀尖峰;兩尖峰因機械風化作用劇烈,形成甚厚之岩錐,堆積於其四周之直壁下部,故尚未發現冰河作用之遺跡。此等山稜呈圓緩之山脊,但殆無露出岩盤,故尚未發現研磨面。大霸尖山與小霸尖山之山刺狀突起,鹿野最初認為是最高準平原上之殘丘,但以後否認其屬於殘丘而為一個小地壘地塊,於冰期前受水蝕之殘部。因為附近無準平原面之殘留部份存在;而山刺周圍之直壁乃因機械風化結果,順直立石理剝離所致。」

  1989年,王永賢在《雪山──大霸尖山地區旅遊地理》碩士論文中,提到: 「大霸尖山由砂岩及頁岩的互層所構成,相當於雪山山頂厚砂岩層移化至板岩層的部份,其地質時代可以看作是始新世或更新世。山頂部份由粗粒砂岩層(礫岩狀)構成,層理走向北12°西、東傾5°,由於節理發達,經長年侵蝕作用,遂呈金字塔型。霸基部份的岩層,在北側走向為34°東、西傾14°,在南側走向為北58°東、西傾7°,坡面的碎屑覆蓋物呈岩錐狀,但是在它下方的地層卻呈直立狀,由砂岩與板岩之互層構成。」吳景祥在1975年的《台灣之高山與地質》中,認為這可能是由斷層與褶皺作用所造成的。

巍峨瑰奇的大霸尖山東壁與嬌小特立的小霸尖山, 一大一小,遙相呼應, 成就了台灣山岳中最壯麗的景觀。 攝影/阮榮助 地點/東霸第一峰
巍峨瑰奇的大霸尖山東壁與嬌小特立的小霸尖山,一大一小,遙相呼應,
成就了台灣山岳中最壯麗的景觀。攝影/阮榮助 地點/東霸第一峰

岩石的故事

  雪霸國家公園地形地質解說專書《岩石的故事》裡,中央地質調查所的劉桓吉博士則認為:「大霸尖山為變質砂岩所構成,地層相當於始新世至漸新世之四稜砂岩,山頂則以厚層變質砂岩為主,因為岩層恰位於雪霸背斜構造的軸部位置,所以為近水平位態的砂岩層,而大霸尖山酒桶狀的山形,主要是受砂岩中節理的發育所控制,於地層平緩疊置之箱型背斜軸部發育形成。

  岩層與地質構造經常主導著地形的發育,並立於海拔3300公尺霸基上的大、小霸尖山即為最佳例子。在緩傾斜的沈積岩厚互層疊置區,山坡往往呈現階狀外形,因為砂岩抗蝕力較強,故易保持著平頂山與陡崖地形;而互層中的頁岩抗蝕力較弱,因此常形成緩坡。大霸尖山的地形發育也深受節理控制,在略呈水平的砂岩層中,節理發達,因此地表水容易沿著節理滲入,平常會加速風化作用,在冬季結冰時,水體積膨脹形成張力,造成岩塊崩裂,這種楔裂作用通常從表層逐漸向下層發展,經過長時間後,就形成大霸尖山模樣上狹下寬的疊狀地形。」

  複雜的地史在時間的長河中,消長演變,湊巧地讓我們有幸碰上了最美好的時刻,在個人短短的數十年登山生命裡,能夠擁抱山水,浸淫其中的時間,更只是剎那般的短暫,您可以選擇趕百岳山頭的方式,一峰踏越一峰,留下輝煌的數字記錄,或者偏好較為悠閒的行程,能夠漫步在壯麗的群山之間,享受大自然的種種風情,以得到心靈的撫慰與寄託。親近山的方法雖互異有別,如何從過程之中,了悟自然之意,才不枉千里迢迢踏越重山而來。

母親的山

  大霸尖山是新竹縣與苗栗縣的「太祖山」,也是「母親的山」。值此《愛台灣》的鄉土情結思潮澎湃之際,若能將攀登大霸尖山列為兩縣中、小學鄉土教育中的重要課程,應該是最直接貼近土地、認識家鄉的教育方法。

  用汗水與勇氣去親近屬於自己故鄉的聖山,是件愉快又富意義的事,以目前大霸群峰的登山步道與住宿設施,均足以提供年輕的子弟們一個妥善安全的環境,只要經過適當的體能訓練,三天的行程,以及縣內登山社團或大學登山社的嚮導支援,一定能夠協助這些未來的主人翁,重新去認識這片土地,親身去體驗自然,培養出一股對自己家鄉故土,特殊的土地之情、鄉土之愛。

【大霸群峰】大霸尖山
【大霸群峰】大霸尖山

延伸閱讀臺灣百岳全集、 高山百岳地形圖、 台灣地理人文全覽圖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