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群峰】玉山北峰

【玉山群峰】玉山北峰

南北橫嶺,北峰、北北峰雙巒駢立
遠望如駝,故有「天駝峰」之
稱山形西峭東緩,屬於標準的「單面山」地形
北峰頂有「玉山氣象站」建築顯目,是北峰的地標

玉山北峰也稱作北山,日據時稱為「斗六新高」,全山由北峰與北北峰組成,兩峰隔約50公尺落差的淺鞍亭亭相對,直線距離約300公尺,從東、西兩側望之,如駱駝的雙峰,故有「天駝峰」之稱。
  玉山北峰南距主峰約2公里,由主峰望之,如兩個三角形前後互層,頂點就是北峰與北北峰。山勢由南鞍緩緩昇起,東坡緩斜,有稜脈延伸至八通關草原;西坡陡峭,呈兩階段滑坡直落於沙里仙溪河谷。地形上屬於標準的「單面山地形」。

全臺海拔最高的氣象站

  日據時期的昭和18年(1943年),日人在玉山北峰頂興建了一幢「新高山測候所」,成為台灣最高海拔的氣象觀測站;光復後,改稱為「北峰氣象測候所」,民國60年(1971年)更名「玉山氣象測站」,到了78年再次改名為「玉山氣象站」,隸屬於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這座位在海拔3850公尺山頂上的建築物,歷經多次整建修葺,其中就屬紅瓦白牆時期,最為顯目;從東、南兩側遠眺,均可見其耀眼的紅瓦屋,駐立在巨嶺青空之間;在塔塔加遊客中心仰望,細觀亦可見紅色屋宇露頭於嶺脈之上。北峰的故事,就可從這個小小的紅點說起……。

  時至今日,氣象站再經整容,紅色的屋頂被太陽能板代替,一時之間,昔日美好的記憶與故事的起點,頓失依據,讓人油生「建物依舊在,但景色已非」的失措感覺。在全台26個官方氣象站中,玉山氣象站除了位處高海拔區域外,也恰好位處北回歸線經過的地方,這種海拔高又緯度低的特殊地理位置,正是太平洋氣團與大陸氣團交會的地點,所以在這裡觀測到的氣象資料,對於預報天氣具有相當重要的參考價值。

  昔日北峰測候所由於常年均有工作人員進駐,糧食、電力用油、瓦斯、水源……一切生活必需,均需從山下補給,更端賴原住民揹負而來,路途遙遠艱辛。接替換班的駐軍人員,則常冒著大風雪完成交班工作;民國51年3月25日是北峰駐軍接班日期,是日狂風暴雨雷電交加,氣溫驟降至零下七、八度,這種惡劣的天氣實在不宜接班。

  當時北山主任曾以無線電話聯絡,俟天氣轉好時才上來交班,然曹亨華上尉、李樹範、遲蘭功上尉為表現軍人的氣魄,以大無畏的精神,踏上征塵往北山前來。當時風雨加驟,未至風口,曹烈士即不支倒地,李烈士也在不遠的地方相繼失溫致死,僅剩遲烈士拚命奔向北山求救,經最後掙扎將十幾發子彈射擊求救,仍不被北山人員聽見,遂殉難於測候所下方的森林中。

  如今,北峰玉山氣象站已無駐軍,只有輪值的測候所員工,定期輪班上山。山頂並建有直昇機停機坪乙座,必要時可做緊急補給與急難救助,而周邊裝置的太陽能板,也足夠供所內機器及人員簡易使用。

詮釋最高聖山容顏的最佳觀景台

  雙峰如駝與氣象站固然是玉山北峰最大的特色及引人向前的目標,立於山巔展望更會讓人覺得不虛此行,因為北峰是詮釋玉山主峰尊貴山容最佳的位置。玉山唯美的嶺線從主東最低鞍部昇起,到鳳尾岩頓挫,再揚起如皇冠優美之形,峨然突聳;西側嶺線則如裙襬向東再轉北飄蕩逶迤,如君王臨朝,威儀顯赫,統領群山,又如嫵媚貴婦,儀態雍容,氣質逼人。

  玉山北峰的三角點並不在最高點的北峰山頂上,而是在可以俯視陳有蘭溪谷、向北展望較佳的北北峰頂。在此西北俯瞰,沙里仙溪在東埔村東埔一鄰布農族部落的南方匯入陳有蘭溪,循著寬廣的氾濫河床,可見和社、久美、筆石、豐丘、信義到水里;正北則隔著深邃的陳有蘭溪谷,可以瀏覽郡大山列綿長嶺線的郡大山、清水山與西巒大山等;向西則可近睹新中橫公路在同富山嶺脈上穿腸破肚、蜿蜒迂迴所造成的崩塌地形。

  北峰是玉山諸峰中最容易攀登的一座高峰,走在60幾年前開闢的古道上,悠悠歲月,山似乎未曾改變些什麼。昔時人類的足跡腳印,早以輪替換代,生力軍接踵而來。生長此間的寒原孑遺植物,更歷經風雪洗煉,代代替演。山中豐繁的自然秩序與高山世界的巍峨壯麗,猶如一股清泉,從心中潺潺流過而沉澱。

【玉山群峰】玉山北峰

延伸閱讀臺灣百岳全集、 高山百岳地形圖、 台灣地理人文全覽圖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