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二段】大水窟山

【南二段】大水窟山

淺丘狀的圓頂山
遍舖短竹,形態溫和平實
四稜歧張,穩重寬厚
山名來自於歷史古道越嶺鞍部的「大水窟」

大水窟山是座寬博廣漠的大山,山的東南腳下有個雖名其為大水窟,但實為一泓小小的草原水塘。由於歷史因緣的際會,小水池成為了大歷史的舞台,關於大山的故事,就得從這個小水堀說起。

清代八通關古道

  清光緒元年(1875年)7月上旬,吳光亮統率開鑿中路──八通關古道的兵工隊伍,一路披荊斬棘,鎚荒鑿險,終於翻上了地勢平闊、淺草如茵的中央山脈主脊。在這短竹平鋪的高嶺窪地上,靜躺著一泓彌足珍貴的高山水池,雖然此處寒風凜冽,又無林木可燃燒取暖。但是展望後山璞石閣方向,深谷幽壑,蒼茫遙遠,群山疊置,千嶂萬巒,吳光亮料想往後的築路工程必將倍其艱辛,遂令隊伍在此撐起天幕,運籌帷幄準備迎接更艱辛的挑戰。他們駐紮的地方就是現在的大水窟池畔。
  吳光亮開築的清代八通關古道,是史載漢民族深入中央山脈蠻荒野地的肇端,而位於脊樑上的大水窟池則是最早接受外來文化衝擊的輻射點。也許就在吳光亮統領的飛虎營弟兄中,或因觀測任務,或因探險興趣,早已遍登包括玉山之內的古道沿線諸峰。中路開拓完工後,清廷在大水窟池東側設有兵營駐守,目前還殘存明顯清晰的板築牆址營盤遺跡。

為雪白頭的大水窟山 攝影/范揚茂
為雪白頭的大水窟山 攝影/范揚茂

日據八通關越道路

  日據時期的大正10年(1921年),八通關越道路完工之後,日人在台中州與花蓮港廳界址處的大水窟西側路旁,興建了一個六角涼亭,供來往商旅歇腳,亭旁並豎立起一支粗30公分、高約2.1公尺的木造界碑。這裡就稱為「州廳界」。道路以此為界,西側是越嶺道西段,路長約37公里可抵東埔;東側是越嶺路東段,路長約81.6公里可抵玉里。

歷史的交匯點

  大水窟就因為兩條橫跨東西的越嶺道路,在往昔的年代裡先後在此交匯重疊,又恰居古道的越嶺點與最高點,成為最具代表性的關隘處所,被歷史深刻地記錄著。在往後的歲月裡,岳人在此憑弔歷史,在此安營夜宿,但當明日太陽東昇之後,岳人終究會離開,大水窟又回復了往常的寧靜,只剩唯一清泉常伴青山大嶺。

水堀仔成為大山的名字

  大水窟山,標高3642公尺,距大水窟池西北方直線距離約2.2公里,全山基盤廣闊,稜脈通達;中央山脈主脊從東北進入,東南轉出,峰巔即位於轉軸點上,西有躑蠋山支稜伸出於荖濃溪上源,西南有分稜短接越嶺古道,整座山嶺龐大穩重,雖毗鄰秀姑巒山,仍能以特殊雋永的形勢自成大山風範。其最具代表的山岳景觀,可以從秀姑坪方向觀得:長嶺廣闊的圓滑弧線連成一副憨厚平實的容貌,東北側有一片垂落千丈的流砂崩壁,從稜脊直瀉米亞桑溪源谷,在陽光的映射下,黑色的板岩碎礫與石英岩殘片,閃爍著光輝,晶瑩細膩。風起時,則流砂滾動如銀光洩下,是最美最獨特的地景。

霞映大水窟池 攝影/吳學陞
霞映大水窟池 攝影/吳學陞

多樣豐繁的自然景觀

  大水窟山的北面山嶺,植被景觀延續秀姑坪火焚後的滄桑景象,兀立的圓柏白骨與散置橫陳的殘幹,訴說著一則令人驚心動魄的往事。其間呈帶塊狀生長的矮盤灌叢,正努力地為枯槁煙硝的戰場,穿上蓊鬱的外衣,這裡正上演著一齣精采的植被演替戲劇,值得慢慢觀察記錄。大水窟山的南面則是廣袤的大草原景觀,柔茵連天,經大水窟池到南大水窟山,綠幕千畝。籠蓋四野山脊的草原上,可見岩性較為堅硬的變質砂岩,突兀屹立,好像是走入了古文明的單石遺址,神秘莊嚴。五、六月之交,這裡有大水窟最美的花季,這片日人稱為「御花畑」的杜鵑花海,連綿環繞在大水窟池的四周,從近處的山坡迤邐到遠山峰頂,粉紫嫣紅、池映藍天,構築一幅絕美佳妙的彩繪手卷。

南大水窟山

  海拔3371公尺的南大水窟山,因位於大水窟池南緣而得名,全山延續大水窟池一帶的最高隆起準平原面地形,山勢由北緩和升起,形成寬闊厚實的基盤與圓滑的峰頂,給人一種平易近人、雍容和藹的感覺。中央山脈南二段主脊於峰頂再次折轉西向南伸,形勢亦顯特殊,是邢天正選錄的「八十四峰」之一。

隆冬的一場大雪,將玉山山塊(後方)與大水窟池高原披上了皚皚的白雪。雪原上紅色的大水窟山屋,提供了登山者無限的溫情暖意。有幸悠遊在這如詩如夢的畫境中,夫復何求。攝影/范揚茂
隆冬的一場大雪,將玉山山塊(後方)與大水窟池高原披上了皚皚的白雪。雪原上紅色的大水窟山屋,提供了登山者無限的溫情暖意。有幸悠遊在這如詩如夢的畫境中,夫復何求。攝影/范揚茂

延伸閱讀臺灣百岳全集、 高山百岳地形圖、 台灣地理人文全覽圖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