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郡山彙】東巒大山

【東郡山彙】東巒大山

東郡山彙最北緣的三千公尺級大山
全山綠草如茵,極為秀媚
山頂寬平、東北橫伸,扇狀般的草坡向東微傾
構築一幅綠意盎然的高山牧場景致

東巒大山,標高3468公尺,高逾中央山脈北二段的無明山(3451公尺),因地處東郡山彙的高亢地壘之上,讓人感覺不出她的海拔高度。只覺得滿山有著濃稠的綠意,好像大自然的畫匠,在此打翻了綠色的顏料,來不及塗抹,就凝結成一片油亮的綠塊,舖蓋了整座山稜。

  東巒大山位處東郡大草原帶的北緣,全山以扇形草坡向東傾斜,頂脊略呈波浪狀和緩起伏,形勢相當溫和,是座風光旖麗、賞心悅目的翠巒。林文安形容此山:「綠草如茵,給與人的印象是和藹可親,具有女性美的山峰。」邢天正也將她選錄為「八秀」之一。

山名由來

  山名由來同東郡大山,是由野呂寧技師以其位於巒大社與巒大山之東,因而命名。最早的山名,郡社群的獵人稱作Hulbuh(荷爾博或赫爾布),原意是「短髮」;巒社群的獵人則稱之為MaKandas(馬干得斯或馬崗拉蘇),原意是「高山芒」。兩社群的稱呼,雖有差異,但應該都是指此山由短草覆蓋而命名。

  依據布農族郡社群獵人的說法,Hulbuh也是指介於東郡大山與東巒大山之間的烏達佩山。這座由東西橫脊組成的山峰,靠東的頂脊上有座突聳的小岩峰,「百廿岳」的不銹鋼基石即置於狹隘的峰頂上,海拔高度依實際推測,約為3515公尺;頂脊的西緣緊臨著比阿庫透康溪的上源崩谷,是座不明顯的平頭草原峰,在新版的地形圖上標註有3512公尺的獨立標高。這座東西橫嶺的山,布農語也叫做Wutavi(烏達佩),係由Tavi引伸而來,原意是「屋頂」。

  山名與此山東西向的頂脊,好像是屋頂的橫樑,頗為謀合。另一種說法則是,「烏達佩」指的是「棉織的腰巾」(裝飾或蔽體之用),意謂這個獵區是用腰巾飾物交換得來的。林文安於民國59年1月5日登頂時,所做的記錄寫為「宇達佩山」,邢天正在稍早的52年11月首登此山時,則稱作「烏達佩山」。何以會有「宇」與「烏」的差別,是因為音譯時,採用的語言系統與口語腔調的不同所致,但都是指同一座山。

  在地形學上,東郡大山以北這片綿延近3公里的高嶺,是屬於最高隆起準平原面地形。東巒大山與烏達佩山這兩座山峰,則是蝕餘的「殘丘」狀巒頭,起伏並不陡峭,中隔淺鞍遙相呼應。若以宏觀的角度來分析,東巒大山與烏達佩山實在應該是同屬一座基盤廣闊的大山,而以烏達佩山東緣的岩峰為最高峰(海拔約3515公尺),以東巒大山的平頂峰為副峰。

烏達佩山(右)與東巒大山(左後)  攝影/黃崇褘 地點/烏達佩山途中
烏達佩山(右)與東巒大山(左後) 攝影/黃崇褘 地點/烏達佩山途中

光復初期的攀登路線

  東巒大山是東郡山彙上位置最北的一座有名字的三千公尺級大山,北稜紛歧有兩條;東北短支稜長約4公里,止於巒大溪西源注入主流合匯處的北側;正北稜長約5公里,通抵巒大溪中上游曲流夾抱處。

  林文安當年即因正北稜直指密西可彎山的南稜,一時好奇心驅使,捨預定的西稜,循正北的獵徑走去,不久即失去路跡,只好繼續下衝,跨過兩處小溪再橫繞三條肋稜後,才發現舊木馬路、廢木屋及無法行走的鐵線橋,只好繼續沿溪下行,當夜宿營溪谷。隔日爬上山腰喜逢山徑,直通博庫老社舊址,再砍樹架橋,於右岸順溪下行,經巒社所在的山間凹谷盆地,當夜就竟然衝到丹大溪畔。翌日即經三分所於午后回抵水里。行程之順利與步程之敏捷,簡直匪夷所思。

  民國58年邢天正第二次循西稜伊巴厚山(森林三角點,2979公尺)下山,但在此山西偏南的稜下,錯失正確的稜脈,而與丁同三及原住民兩人,越分越開,獨自闖下伊巴厚溪峽谷,害得丁同三等人尋找了4小時仍無所獲。

  此段步程讓邢老吃足了苦頭,弄得遍體鱗傷,其間還兩次失足滾下陡坡,被石刃割傷手指,鮮血直流,而且頭盔破裂成好幾片,幸好只有頭頂挫傷,沒有其他骨折或腦傷,最後歷經千辛萬苦,才降抵郡大溪警備舊道。並且默契十足地,在天黑之前,與丁同三及原住民會合,否則不只是受傷疲累,還得熬過沒有食物、沒有睡袋、沒有火種的漫漫長夜。

位於東郡大山北稜三千公尺嶺脈端點的東巒大山  攝影/郭致輝 地點/東郡大山北稜
位於東郡大山北稜三千公尺嶺脈端點的東巒大山 攝影/郭致輝 地點/東郡大山北稜

位於巒大社東鄰的大山

  東巒大山因位於布農族巒社群最大社──巒社的東邊而得名。巒社位於巒大溪的中下游谷地,海拔約1050公尺,是一處寬闊緩平的山谷盆地。巒大社在字義上應解釋為:巒社是布農族巒社群中的大社,「巒」是名字、名稱,「大」是形容詞。

夾抱在東郡大山與烏達佩山之間的巒大溪支流谷地  攝影/楊士賢 地點/烏達佩山南鞍
夾抱在東郡大山與烏達佩山之間的巒大溪支流谷地 攝影/楊士賢 地點/烏達佩山南鞍

延伸閱讀臺灣百岳全集、 高山百岳地形圖、 台灣地理人文全覽圖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