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岳巡禮】太魯閣山列

【百岳巡禮】太魯閣山列

脊樑上最巍峨壯麗的東伸橫斷山脈
以箭竹叢密、危崖峭立聞名岳界
四座百岳分庭抗禮,各據一方
六天的緊湊行程
縱橫東台片岩山地,盡覽豪壯山河

從奇萊主山北峰向東分出的太魯閣大山稜脈,以紆曲的主稜為幹,支稜紛歧,幅員分佈在立霧溪與木瓜溪之間的廣大區域。其間主、支稜上,高峰崚嶒、山巒競秀,列名「百岳」者即有磐石山(3106公尺)、太魯閣大山(3283公尺)、立霧主山(3070公尺)與帕托魯山(3101公尺)等四座,是中央山脈眾多東伸支脈中,最巍峨壯麗的一條橫斷山脈。岳界遂以山稜上最具威儀的太魯閣大山為名,稱之為「太魯閣山列」。也有人以其東出奇萊正脊,通稱為「奇萊東稜」。

難纏的橫貫山旅

  太魯閣山列稜脈曲折,地形起伏厲害,加上層層密密的箭竹林海,讓縱走的行程充滿挑戰,是岳人眼中難纏的路段,也正因為造訪的隊伍不多,還保有相當程度的原始氛圍。一般從松雪樓入山,經奇萊主山北峰踏上征途,最後循著研海林道下至中橫公路的岳王亭,行程需要六天左右。

  在地形區劃分上,太魯閣山列因偏離脊樑山脈之東,已脫離中央粘板岩山地,進入東台片岩山地區域,地層主要由較堅硬的變質雜岩組成。在經過劇烈的造山運動推擠與自然力的侵蝕作用後,形成溪谷深邃縱橫,高山聳峙綿亙的地景。其中岩石種類又以較硬的結晶石灰岩與較軟的綠泥片岩、石墨片岩的互層為主,所以常發生大規模的山崩與劇烈的河川侵蝕,造成斷崖林立與瘦岩危稜的地形,憑添了縱走的難度與危險。

高壓統治氛圍下的太魯閣戰爭

  對於居住在太魯閣山列北麓的賽德克亞族太魯閣群與南麓的木瓜群原住民來說,這片廣闊的山域是他們後山的庭園,是他們追逐獵物的競技場。直到日據時期的明治43年(1910年)4月,佐久間總督實施「五個年理蕃事業」政策後,部族的耕地、獵區限縮變小,生活漸趨艱困,而「銃器沒收」的措施,在謀生工具被剝奪的情形下,原住民部族便群起抗暴。發生在太魯閣山列周邊山域,號稱台灣本土最慘烈的戰役──太魯閣戰爭,就是在日人這種高壓統治的氛圍下展開。

最早的登山探險記錄

  從有文字記錄年代算起,太魯閣山列的高山探險活動,始於大正2年(1913年)10月13日,山本警視與台灣總督府技師野呂寧,以及能村大尉等一行,在陸軍及警察隊的護衛下,自花蓮港廳新城越過隘勇線鐵絲網,進入內太魯閣進行測量任務。此行,他們測量了三角錐山一帶的地形,並攀上了立霧主山。由於當時太魯閣部族對日人懷有強烈的敵意,測量隊不得不緊急撤出。隔年太魯閣戰爭爆發,內外太魯閣廣大山域的其他高峰,應該都被日軍或日警,因偵察與用兵需要,逐一被外族完成首登。

  沼井鐵太郎的台灣登山小史中則記錄,太魯閣大山是在大正9年(1920年)7月,由山崎嘉夫、伊藤太右衛門等人完成首登任務。此外,山列中的佐久間山(2809公尺)、富田山(2016公尺)、江口山(2441公尺)等,則是日人為了紀念戰爭期間殉難或受傷的同袍或長官,特別命名的山峰。其中佐久間山,是因為戰爭期間在西拉歐卡夫尼司令部指揮作戰的佐久間左馬太總督,於大正3年6月26日清晨巡視新開道路時,因手扶的岩塊鬆落,不慎墜崖受傷,後來日人遂將位於墜崖處東南方的一座尖峰,取名為佐久間山。

太魯閣林場的開發史

  太魯閣山列的大規模開發是在昭和17年(1942年)9月,由屬於民營企業的「南邦林業會社」開始經營太魯閣林場為嚆矢。這個範圍涵括太魯閣山列全區域的林場,樹種以扁柏、紅檜為大宗,極具經濟價值,隔年10月,山地鐵道運輸工程正式開工,昭和20年(1945年)7月底產出的木材正式外銷,但不到半個月後,日本即於8月15日宣佈無條件投降,台灣回歸祖國的懷抱。光復後,太魯閣林場的開發,持續進行。

  民國41年3月,太魯閣林場獲得美援資助,產出的木材漸增,並成為全台六大林場(阿里山、太平山、八仙山、竹東、巒大山、太魯閣)之一。隨後,運材專用的嵐山山地鐵路深入帕托魯山的西腹,岳人即利用這條便捷的入山途徑,開闢了一條攀登太魯閣山列諸峰最早的路線。

光復後的登山記錄

  民國51年10月21日,由蔡景璋、劉瑞安、林樹封、沈送來、黃螽羽、林天祥等6人組成的太魯閣大山縱走隊,即在林務局石主任的陪同下,搭了三段長度為1600公尺、1800公尺與1450公尺的索道纜車,再接森林鐵路經嵐山工作站到達24林班工寮借宿。往後7天他們依序完成帕托魯山、立霧主山與太魯閣大山的光復後首登記錄,並於10月30日,循富田山(2016公尺)稜線下降返抵天祥。

  民國55年9月24日至10月4日,邢天正、丁同三、林錫鯨與原住民鐘古昌、葉雙喜等5人,則是第一支從奇萊主山北峰循東稜全程縱走的隊伍。他們一行在完登帕托魯山後,也是利用嵐山山地鐵道下山;不過他們運氣不佳,嵐山索道因故停開,沒能體驗到坐纜車的樂趣。到了60年代,林場纜車每逢週三與週六可以載客上下,登山隊伍即利用這個時間,從此地上山或下山,讓縱走太魯閣山列諸峰的行程納入了乘坐索道纜車的樂趣,專程造訪的岳人逐漸增多,山稜上也走出了一條明顯的路徑。

研海林道廢棄的流籠索道 攝影∕蕭官誠 地點∕研海林道
研海林道廢棄的流籠索道
攝影∕蕭官誠 地點∕研海林道

新途徑研海林道的發現與應用

  在太魯閣林場開發邁入第40年之後的民國70年代,帕托魯山區的林木,悉數被砍伐怠盡,嵐山山地鐵道也隨著林場作業的結束而荒廢,原來的鐵道、棧橋、索道等設施更逐年毀損腐壞。少了這條便捷的出入山途徑,讓縱走奇萊東稜的隊伍憑添了許多困難與驚險。因此,另覓一條新的進出太魯閣山列的途徑,以替代傳統的嵐山山地鐵道,便成為岳界當時首要的任務。

  直到民國76年7月,岳界耆老戴曼程先生乘走訪佐久間山的機會,與原住民司晏、方文雄等人,利用蜿蜒於江口山東腹及南肩的研海林道,順利的走出了一條從中橫公路的岳王亭,往返太魯閣山列主稜的替代途徑。這條新途徑的發現與應用,讓太魯閣山列的登山活動,重新躍上岳界的舞台,並沿用至今。

太魯閣山列 1:70,000 (點選可看大圖)
太魯閣山列 1:70,000 (點選可看大圖)

延伸閱讀臺灣百岳全集、 高山百岳地形圖、 台灣地理人文全覽圖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