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歡群峰】合歡山

【合歡群峰】合歡山

山勢崇闊,頂部緩平
東、南稜寬坡緩
遍舖淺竹,極為秀潤
是座形態優美的大山

合歡山即合歡山主峰,位於合歡群峰的中間位置。北邊有北合歡山、西合歡山連接的高嶺;東邊隔著以武嶺為頂點的合歡谷地與石門山、合歡山東峰接連的中央山脈主稜相對;西側是通往華崗的長嶺;南邊則是中橫霧社支線一路伴行的長稜。峰頂標高3417公尺,雖比北合歡山、合歡山東峰稍低,但因位置居中,成為合歡群峰的代表山峰。

一位溫和而優美的姑娘

  合歡山,山勢崇闊,頂部緩平,因單面山的地層結構,呈現西側臨崖、東坡緩斜的地形,植被景觀也依立地條件的不同,形成迥然不同的景觀;西側半面是蓊鬱的森林,東坡則是淺竹草坡。由於中橫公路霧社支線係從東面穿越,人們見到的都是滿眼的草原景致,合歡山給人的印象,是極其溫柔嫵媚、秀潤可人的。無怪乎,在民國46年1月2日,創下光復後首登合歡山的謝永河一行,就將合歡山比喻為「一位溫和而優美的姑娘」

冰河曾經來過的合歡山

  合歡山除了美麗的單面山草原景觀外,還擁有台灣高山珍貴的冰河地形遺蹟。依日據時期鹿野忠雄的調查研究報告,以及近年來專家學者的新發現,指出:位於合歡山東側山腳上方的圓弧形谷地(合歡谷),就是一個由冰河侵蝕形成的圈谷地形。這個向北開口的冰斗在堆積了大量的冰層後,即移化為冰河向北推進,並在今寒訓中心的下方,匯集了發源於合歡尖山南坡的小冰河,鑿穿過合歡尖山的西稜後,再納入發源於北坡的小冰河,繼續往北伸展,形成一條總長約2公里的冰河。

  冰河曾經來過合歡山,除了留下冰河源頭的冰斗圈谷地形外,還有由相鄰兩個冰斗向上削切蝕成的「角峰」,以及冰河分流、冰蝕埡口、冰磧壟等冰河遺蹟地形。其中,山形尖銳的合歡尖山,就是受到峰頂南、北兩坡的冰斗,不斷地向上削切,將背倚的山峰蝕成尖銳如角,所以稱為「角峰」,也可稱「冰斗峰」;位於合歡尖山南坡的冰斗,在冰河期曾因冰層厚積,發生冰河向東溢流,形成冰河分流現象;冰河分流會將原來兩山之間鞍部,逐漸蝕成一個U字型的埡口,今日位於合歡山東峰與合歡尖山之間的鞍部,就是「冰蝕埡口」,而位於埡口東面下方的壟丘狀平緩地形,即稱為「冰磧壟」,是橫亙在冰河最前端的冰磧地形。

  冰河地形的研究是門專業的學問,各家學者的論據或有差異,但並不影響登山者對山的鍾愛。多瞭解一些,多吸收一些不同的論點,多一些想像力,他日再來到合歡山時,仔細地觀察,總能讓您更瞭解這座山的地形特色與歷史淵源。

山區開拓史與主要大事記

  合歡山的開拓史,從最早是賽德克亞族德奇塔雅群(今霧社一帶)、土魯閣群(Turuku,或稱托洛克群,今靜觀、平生一帶)與道澤群(Toda,今平和、平靜、廬山一帶)等不同部族,競相爭奪與遊獵的區域。到日據時期成為日人遂行「太魯閣蕃討伐戰」的根據地,引起原住民以武力抗爭,譜成一段血淚斑斑、可歌可泣的抗日史實後,合歡山便隨著合歡越嶺道的修築與整建,邁入產業開發與健行休閒的快速發展時期。

  主要大事計有:明治43年(1910年)3月下旬,野呂寧、財津久平一行完成首次合歡山探險任務;大正2年(1913年)3月21日,野呂寧技師率領由286人組成的「合歡山.奇萊主山探險搜索隊」於合歡山南稜水池邊紮營,夜晚突遇強烈寒流來襲,氣溫降至零下三度,在一夜之間,衣衫單薄的漢人隘勇與腳伕即凍死89名,成為台灣登山史上最早而且最大的山難事件;大正2年9月29日,台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率領「合歡山探險隊」到達合歡山頂,進行地形測量與觀測任務;大正3年5月31日,台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發動「太魯閣蕃討伐戰」,同年8月13日結束,戰爭期間並同步修築合歡警備越嶺道路;昭和8年(1933年)6月,合歡越嶺道路新闢路線開工;昭和10年3月31日,合歡越嶺道路最後一次整建完工暢通,並改稱為「合歡越道路」。

史蹟遺址在那裡

  重要史蹟計有:「合歡山根據地」:即現今昆陽派出所位處的平台;在日據大正年代,前往合歡山、奇萊主山等地探險測量的隊伍,均由此地出發,所以稱為「根據地」。昭和時期,合歡越道路完工,並在此地設有合歡山警官駐在所,還有一幢可供百人住宿的「白雲山莊」,提供給健行隊伍宿泊。「合歡山討伐司令部」即現今陸軍寒訓中心的位置處,在「太魯閣蕃討伐戰」中,由佐久間左馬太親自指揮的三千名陸軍及五千名漢人挑夫在此設立「討伐軍司令部」與「合歡山陸軍經理部倉庫」,做為前進基地與支援補給倉庫。

 「南合歡山鞍部」:即現今武嶺所處的鞍部,日據時期,合歡越道路在此越嶺與攀登合歡山主峰,冬季時積雪,璀璨如銀,故又稱「銀嶺」。太魯閣戰爭時,台灣總督佐久間率軍越過此鞍到達合歡谷地,設立「討伐軍司令部」,日人即以「佐久間峠」稱呼這個鞍部,取南合歡山之名,是與位於現今大禹嶺的北合歡山鞍部,以茲區別。「合歡越道路」在現今公路昆陽、武嶺段的上方,還存留有一段通往昆陽的古道,這就是日據時期的合歡越道路。古道橫切過翠綠的草坡,路基清晰可辨,帶著想像走一段,緬懷過去,策勵將來。

公路橫切過合歡山主峰南稜的東坡,在公路的上方還隱約留有昔日越嶺古道橫切山腰的痕跡。 攝影/范揚茂 地點/武嶺
公路橫切過合歡山主峰南稜的東坡,在公路的上方還隱約留有昔日越嶺古道橫切山腰的痕跡。
攝影/范揚茂 地點/武嶺

正式的首登記錄

  光復初期,合歡越道路漸次荒蕪,直到民國44年12月,才有中橫公路的測量隊到合歡山進行定線測量。在這之前,是否有熱愛山林、喜歡冒險的登山者,循著舊道前來,因乏史料記錄,無從查證。不過,在民國56年元旦,謝永河、蔡禮樂、林章洲、陳榮鈎、林榮火、王登火、樊夢晉一行7人,從霧社啟程,欲攀登合歡山與奇萊山。

  隔日在登頂合歡山後,來到合歡山東峰時,在峰頂的一個瓶子內發現一張紙條,上書工專學生周進旺、江玉麟及1954、4、7、12時二傻登山會員等字,證明在謝永河一行之前,即已有人率先來到合歡山。另外,在民國47年8月22日,李明輝、林文安一行在首登(有記錄可查者)北合歡山之時,也曾在峰頂的瓶子裡,找到一張大同中學教師劉茂源的名片,但因為沒有註明何時所留,即無法把他當作光復後首登北合歡山的第一人。想必這些人在登頂時,應該沒有料到他們可能是光復後第一個登頂這座山的開拓者,在將來的登山史上,會被詳細地記錄著。

還給青山原始的樣貌

  民國47年5月7日,循合歡越道路舊道開築的中橫霧社支線全線通車,隔年宜蘭支線也相繼完工通車。到49年4月17日,主線完工,5月9日舉行全線通車典禮。至此,合歡山即因交通便捷,成為最容易登頂的百岳之一。那時候,合歡山還被改稱為「介壽山」,官方版的《花蓮縣志》裡,即將位於花蓮縣境的北合歡山、合歡山東峰,記載為介壽山北峰與介壽山東峰。

  隨著公路帶來的人為建設,合歡山頂的樣貌也產生了巨大的改變。從峰頂林立的廣播與通訊發射桿,到峰側的駐軍營舍,佔據了整個山頭,還有一條戰備道路迴旋彎繞下達公路,環境顯得凌亂不堪,真是折損了這麼一座擁有清麗山容的大山。近年,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雖有計畫將合歡山頂這些建物整理一番,並建設成景觀展望台,但因工程不符合環境保育原則,計畫遂告取消,徒留下更大的傷疤,令人扼腕。對於大自然,最好的建設就是不要建設,祈望管理單位,最好將戰備道路封閉,阻絕車輛上山,並將山頂設施拆除淨空,還給合歡山原來的面貌。

合歡山主峰是座熱門的郊山化高山 攝影∕多陽 地點∕武嶺
合歡山主峰是座熱門的郊山化高山
攝影∕多陽 地點∕武嶺

延伸閱讀臺灣百岳全集、 高山百岳地形圖、 台灣地理人文全覽圖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