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二段】畢祿山

【北二段】畢祿山

邢天正云:
「山勢巍峨而瘦脊,側望似橫刃割天。
峰頂弓拔而峭聳,縱覽如銳戟沖霄。」

畢祿山,標高3371公尺,位於合歡埡口(大禹嶺)的東北側中央山脈主脊的最高嶺上。在日據時期,即因此山扼守在廣大的立霧溪流域內的太魯閣部族西方的出入要點上,地理形勢特出,成為赫赫有名的大山。

中橫公路穿越的大山

  畢祿山,在民國49年5月9日中部橫貫公路通車時曾改稱「碧綠山」,唯大多數的登山者仍習慣沿用原名。同時間改名為大禹嶺的「合歡埡口」,至今則少有人提及,反而「大禹嶺」已成為中橫道上響叮噹的風景與休憩據點了。

  便捷的交通縮短了登山人與山的距離,更擴大了愛山人的足跡領域。以畢祿山來論,日據時期的昭和4年(1929年),創下畢祿山業餘首登記錄的杉本良氏一行,係由霧社起程,共花了十天的時間,才完成合歡山東峰、北合歡山、畢祿山橫貫縱走任務。

  昭和7年,千千岩助太郎一行則是從太魯閣起程,共花了13天的時間,完成畢祿山、中央尖山、南湖大山的主脊縱走任務。光復初期,當時交通不便,從花蓮走到畢祿山下就需費時好幾天,更惶論去攀登山岳。直到49年橫貫公路通車後,才陸續有愛山人乘交通之便,來到畢祿山區踏查。

畢祿山頂展望南湖、中央尖山與無明山 攝影∕多陽 地點∕畢祿山
畢祿山頂展望南湖、中央尖山與無明山
攝影∕多陽 地點∕畢祿山

首登記錄與熱門的高山行程

  光復後第一支攀上畢祿山的登山隊伍,是在民國51年2月,由謝永河、蔡景璋、林文安、賴長壽、黃螽羽、沈送來、張敬美、蔡峰子、林美智、陳懿安一行10人與霧社原住民7人,從大禹嶺合歡山隧道口攀上日據警備道路,並腰繞到位於今觀雲山莊上方約1公里處的關原警官駐在所遺址處,再往北翻上稜線循稜登頂畢祿山。他們一行只花了一天的時間,即順利的登頂了這座光復後未曾印上岳人足跡的山峰。

  隨後,邢天正、魏南培兩人於同年10月,從慈恩方向循羊頭山稜線,也順利縱走成功;56年9月,邢天正與丁同三、林錫鯨一行,再次從大禹嶺順利登頂畢祿山;59年4月,林文安與蔡景璋兩人,則從碧綠循黑岩山支稜順利登頂畢祿山。至此,從中橫東段循不同支稜攀登畢祿山的途徑,均已烙下岳人的足跡,但這些途徑都還需要2~3天的時間,才能往返。

  直到民國61年7月,丁同三、陳世空、歐烈士、高志鵬、林時鋒與原住民兩人,合計7人,利用合歡山隧道北口新闢的820林道,走出了一條可以單日輕裝往返畢祿山的登峰途徑。這條捷徑一經揭露,登山隊伍逐漸絡繹於途,畢祿山便成為相當熱門的大眾化高山登峰行程。

天神的筆架 鋸齒般的連峰

  畢祿山的山頂,狹瘦平直,在地形上似屬於最高隆起準平原面的殘留地形。根據鹿野忠雄的冰河遺蹟調查,此山北脊東側,存留一個向東開口的圈谷殘跡。邢天正在《台灣高山明細表》中對畢祿山的描述:「山勢巍峨而瘦脊,側望如橫刃割天。峰頂弓拔而峭聳,縱覽如銳戟沖霄。」

  從實際地形觀察,畢祿山位於中央山脈主脊與東分稜羊頭山支脈的三岔點上,全山呈一約略南北縱列的狹瘦長嶺,最高峰在三岔點偏北的主脊上,峰巒峭聳峻秀。從閂山方向遠眺,山勢巍峨壯麗;從鈴鳴山方向望之,則見北稜崩斷,形成一片深垂華綠溪崖底的大斷崖景觀,襯以巑岏的峰頭,形勢險阻;從合歡群峰遙望,畢祿山則叨其芳鄰之助,與東稜的鋸齒狀山峰合觀,變成了形似筆架,又如鋸齒嶙峋的連峰,氣勢逼人。

  天氣若好,名山環列的畢祿山,展望絕佳。北邊隔著華綠溪廣大環形的山盆河源谷地,可瀏覽中央山脈北一、北二段偉岸俊秀的走勢和氣勢磅礡的大斷崖景觀;向南則可遠眺峰尖磊落雄峙在塔克基里溪對岸的奇萊主山北峰;東邊近處則是巉岏屏峙的鋸山連峰,鬱鬱蒼蒼迤邐東下,由此跨越七峰密接的山稜,可以縱走羊頭山。
  中橫公路的便捷交通,讓畢祿山成為熱門的高山郊山化的名山,安排個2~3天的假期,走一趟畢祿山、或是來個「畢祿.羊頭縱走」,肯定會給您意想不到的收穫。

畢祿山東稜的鋸齒連峰 攝影∕多陽 地點∕畢祿山南鞍
畢祿山東稜的鋸齒連峰
攝影∕多陽 地點∕畢祿山南鞍

延伸閱讀臺灣百岳全集、 高山百岳地形圖、 台灣地理人文全覽圖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