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岳巡禮】中央山脈北段

【百岳巡禮】中央山脈北段

中央山脈是台灣的脊樑山脈,也是島上主要的分水嶺。北起宜蘭縣蘇澳海岸,南迄屏東縣來義鄉的衣丁山(2068公尺),然後接東南山塊地質區。由切峰面的形狀可再分為三星階段山地、南湖山塊、能高干卓萬山塊、關山山塊與大武地壘等五區。

  民國60年台灣山岳協會與中華民國山岳委員會及台北市山岳委員會為慶祝中華民國建國60年,聯合舉辦中央山脈南北大縱走活動。北隊從南湖群峰起步,南向縱走;南隊則從卑南主山啟程,北向縱走,並約定在七彩湖完成會師。其間為了替主隊補給糧食,又將南北兩段細分為北一段、北二段、北三段與南一段、南二段、南三段。這是登山界將脊樑山脈分段縱走的濫觴。

  很巧合地,學術上地形分區與岳界的分段,有密切的關係與契合。北一、二段屬於南湖山塊,北三段與能高干卓萬山塊符合,南一、二、三段則全是關山山塊的範圍,加上獨立一區的大武地壘,就包括了全部脊樑山脈上三千公尺級的高山。

北段主脊  奇峰競秀

  中央山脈北段三千公尺以上的主脊稜線,北起於南湖群峰北緣的拔都諾府山(3167公尺)北脊,南迄能高山群的安東軍山南緣,曲折蜿蜒約103公里之長。巍峨的脊樑之上,又有多條高峰連綿的支稜向兩側伸出開展,共組成一個葉脈狀的高連山地。放眼皆是崇山峻嶺,層巒疊嶂,豪壯的山河延綿天壤。登山者要花上數趟的行程,才能跨越奇峰競秀的山稜,探究中央山脈北段豐饒的自然景觀與壯麗的山水。

  行程的安排,依岳界的稱呼有:北一段(南湖.中央尖)、北二段、畢祿.羊頭、屏風山、合歡群峰、奇萊連峰、北三段(能高.安東軍)、干卓萬群峰與屬於東台片岩山地的太魯閣山列(奇萊東稜)等。各條路線行程長短有別,但都各具挑戰、各具特色,靜待愛山人一一探訪。

冰河地形發達的南湖山塊

  在地形區劃分上,南湖山塊由三星階段山地的南境到能高縣界埡口,全長約50公里,切峰面呈狹長的地壘狀山塊。西側與雪山地壘相連,東側則是東台片岩山地,南方則接同屬於脊樑山脈的能高干卓萬山塊。南湖山塊的頂面,有數個類似最高隆起準平原面的平坦面地形;如南湖群峰的緩起伏面、合歡群峰的緩起伏面、奇萊連峰的緩起伏面等,頂面四周還有高山平夷面地形、肩狀平坦稜地形、山麓階地形與角階地形等,地形景觀多樣豐富。另外分佈在南湖大山的冰河遺跡(圈谷)地形,不但為登山界所熱悉,在地形學上更具有重要的地位。

山合谷迴的南湖圈谷地形 攝影∕蕭官誠 地點∕南湖北峰
山合谷迴的南湖圈谷地形
攝影∕蕭官誠 地點∕南湖北峰

山光水色兼具的能高干卓萬山塊

  能高干卓萬山塊北接南湖山塊,南迄濁水溪支流卡社溪,切峰面呈不規則矩形狀的地壘山塊,主要地形有最高隆起準平原面、高山平夷面、平坦稜、角階地形與環流丘地形等。其中位於最高隆起準平原面地形上高山水池景觀,則最吸引著愛山人的目光。在能高安東軍的縱走活動裡,山成了配角,賞湖與聆聽天池清濤輕柔的拍岸聲,才是踏越迢遙山路來此最大的目的。

白山峻谷的東台片岩山地

  中央山脈北段除了屬於中央粘板岩山地的南湖山塊與能高干卓萬山塊外,位於脊樑山脈東坡與中央粘板岩山地縱列的東台片岩山地,因地層主要由較堅硬的變質雜岩組成,在經過劇烈的造山運動推擠與自然力的侵蝕作用後,形成如太魯閣峽谷的高山峻谷地形,更造就了中央山脈北段豐富多樣的地形景觀。岳界稱呼的太魯閣山列,即屬於東台片岩山地的一部份。

37座百岳任遨遊

  依岳界分段習慣與縱走路線的安排,中央山脈北段可分為:北一段(南湖中央尖)、北二段、合歡群峰、奇萊連峰、太魯閣山列、能高山群(能高安東軍)與干卓萬群峰等七大區,合計百岳37座,分述於後。

【中央山脈北段─照片欣賞】※點擊可看大圖

中央山脈北段_版型B縮圖-a

延伸閱讀臺灣百岳全集、 高山百岳地形圖、 台灣地理人文全覽圖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