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三角網—北大武山
看地圖來說明 : 中央山脈自卑南主山3295M往南,山脈東西寬體型漸窄(和上段相比),高度也一路降低到海拔2000M左右,知本古道和霧台林道在此越過中央山脈,再往 西南向,才由霧頭山2735M拉抬,一路上升到最高的北大武山3092M;此時2000M以上的山體,幾乎只剩2 – 3 KM的寬度(指東西向),兩旁山頭高度,直接下探1000M以下;形成北大武山獨峙南台灣的景象。這次跳過卑南主山的6個一等三角網,直接介紹北大武山。
10個一等三角網,是的,北大武山是對測點最多的三角點;塭子此點有些疑慮,雖然說,海拔太低的三角點會因視界線上建築物阻擋,相互對看的預設條件有可能 不成立;所以查看地圖可行性 : 佳冬鄉塭豐村點 塭子 7M ,位置在海邊堤防內邊,由此聯結北大武山方向前,有將近2000M的水池開闊地,估計是魚塭地,合理判斷不會有高大型建築物,畢竟臨近海邊,有強風顧慮, 所以勉強算過關;此聯線如果成立,3092M – 7M = 3085M (出現最大高差);第二名也在這邊
3092M – 140M = 2952M。
我們來看圖
大漢山和加奈美山,形成三角網,畫線檢視,原來是中間勝林山907M擋道,被迫往南聯到里龍山;
三角網 A 和三角網 B有重疊。至於大漢山與里龍山未能對測,看地圖判斷,是被大漢山自己的寬大山頭擋到,大漢山林道都開到山頂附近,並建有大漢山雷達站,基點位置偏山頭西北角。
值得一提的,這10個一等三角網內,有超過240顆二等或三等三角點,點位分布很均勻;就測量品質來說,比起前2 個一等三角網,控制的相對嚴謹,畢竟山區海拔低很多,人員進出相對容易(當然是猜的)。
最短三角邊 北大武山聯大漢山 23.85KM
最長三角邊 北大武山聯里龍山 51.83KM 由於大漢山三角點所在為軍事管制區,想要求証,似乎又多了些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