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橫三山】關山嶺山

【南橫三山】關山嶺山

南橫埡口北脊第一山頭
連稜狹瘦但不礙通行,頂寬平坦
可近觀關山大斷崖,展望尚佳
南橫三山中最易親近的百岳山峰

關山嶺山,標高3176公尺,山頂距離大關山隧道埡口僅約700公尺,連稜狹瘦,但路徑顯明,不礙通行。山頂寬闊平坦,全山南脊拔高200餘公尺,東北主稜拔高201公尺。在北有向陽大崩壁,南臨關山大斷崖的環峙下,寬嶺緩起的山容,顯得穩重厚實,是南橫公路沿線最易親近的百岳名山。
  民國59年2月9日,林文安、邢天正、蔡景璋、丁同三與張任生、吳澄寬、廖健朗、簡進清等人,利用開築中的南橫公路東段入山,第4天才登上關山嶺山頂,完成光復後業餘首登記錄。如今,從大關山隧道東側的登山口起攀,2小時步程,即可輕鬆往返。

關山越嶺道依傍的山峰

  日據時期的昭和5年(1930年)12月,日人為了鎮壓布農族原住民而修建的關山警備越嶺道路,恰從關山嶺山南鞍(大關山隧道上方)越嶺,越嶺處並設有休息亭、見張所(監視台)及高雄州與台東廳的界碑。駐立在這高嶺夾峙的鞍部,似乎可以感受到昔時日警與布農族抗日義勇,劍拔弩張的對峙氣氛。
  關山嶺山的山名,在日據時期即有記載,可能是由座落在此山東南稜階地的「關山駐在所」而來,將駐在所背倚的山嶺,稱之為「關山嶺」。擁有二等三角點的關山嶺山,雖東北稜有溪頭山、向陽山等高嶺阻隔一方,南脊又有塔關山、關山等峻峰鷹瞵,無法極目遠眺,但由於位置適中,成為近觀兩大斷崖峭壁最佳的地點。

關山嶺山三角點  攝影/洪宗佑
關山嶺山三角點 攝影/洪宗佑

近鄰溪頭山

  位於關山嶺山東北主稜上的溪頭山,標高3272公尺,頂脊由變質砂岩堆疊成峰,亂石嵯峨,參差突兀,自成一座崢嶸峭豎的岩峰。邢天正在《台灣高山明細表》中記載:「滿山都是崩解碎裂的硬砂岩,嶙峋突兀,稜角崢嶸。西側岩牆,峭豎危懸,下臨無地。東側危坡,碎石滾滾,歷亂難升。頂上有二大方岩,峨然聳矗,現仍保持水平姿態,似為背斜脊之頂點。」
  展望溪頭山最佳的地點,當屬南二段縱走行程中,從向陽大崩壁崖頂西望。它那如鐘鼎狀的堡壘造型,屹立在亂石崩空的岩脊上,唯妙唯肖、古樸峻刻,歷經風霜,盡釋山岳陽剛之美,當風起雲湧之際,好像時光倒流,重溯到中古時代,戰馬倥傯、擂鼓迎敵的場景。
  溪頭山的山名,顧名思義,是位於新武呂溪源頭的山嶺。日據時期開鑿的關山警備越嶺道路,在山腳橫切南迴,並設有「溪頭駐在所」,遺址就在今埡口派出所的位址上。

關山嶺山東北鄰的溪頭山,是座崢嶸峭壁的岩塔峰,日據時期的關山越道路在山腳橫繞,並設有「溪頭駐在所」(今埡口派出所址)。攝影/見晴 地點/南橫公路
關山嶺山東北鄰的溪頭山,是座崢嶸峭壁的岩塔峰,日據時期的關山越道路在山腳橫繞,並設有「溪頭駐在所」(今埡口派出所址)。攝影/見晴 地點/南橫公路

高山驛站─南橫埡口

  南橫埡口是中央山脈南二段主稜與南一段主稜的分界處,南橫公路在此鑿穿嶺脈,以大關山隧道聯通東西兩部。在天候驟變的日子,常見「東山飄雨西山晴」或是西側風雨迷霧連程,過了隧道竟是暖陽和煦、雲湧霞披的美景。
  大抵來說,夏季時暖濕的西南氣流會沿荖濃溪通谷進入,隨即受阻於中央山脈與玉山山塊的高嶺,而蓄積在南橫西段梅山以東的路段,形成濃霧籠罩或是細雨霏霏的天氣;隧道以東,則因為山脊阻擋,仍是晴朗開闊。秋冬季節,東北季風則循著廣大的新武呂溪河谷漫進,氣流強盛時,南橫東段朔風凜洌,淒風苦雨;而西部則因氣流尚未越過中央山脈主脊,仍可見落日餘暈、雲彩飛揚的美景。若是氣流微弱,則形成漫谷連天的浩渺雲海,成為埡口最壯觀美麗的景致。
  南橫埡口,海拔2722公尺,埡口山莊海拔2676公尺,相對中橫公路合歡埡口(大禹嶺)的2562公尺,地勢更為高亢,景致更勝於大禹嶺。東北則是峭壁峋嶙的向陽大崩壁,崖立千仞,仰望直達天頂,全是灰白的板岩碎片,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磷光,削刻險岌。西南連脊則是陡峻的關山大斷崖,尤其是那片光滑深垂谷底的鷹子嘴山絕壁,頂脊如鷹喙的尖峰,直指蒼穹,恰如雄鷹從崖壑深淵展翼飛躍,造形絕美。

邁向山巔  攝影/王仕偉 地點/關山嶺山
邁向山巔 攝影/王仕偉 地點/關山嶺山

延伸閱讀臺灣百岳全集、 高山百岳地形圖、 台灣地理人文全覽圖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