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二段】達芬尖山

【南二段】達芬尖山

台灣高山「三尖」老么
尖銳的山頂座落於一個平闊的基盤之上
峰尖有如斜刃的雕刻尖刀
頗具個性之美

為台灣高山三尖之一,中央山脈在此折成銳角。東腋為塔達芬溪源,兩岸皆為崩崖岩壁,東北起伏量小,東南起伏頗峭。山峰如雕刻尖刀。西有崖壁,北為峭坡,南稜稍緩,但岩脊斜峙如刃。以上是邢天正對達芬尖山的描述。
  達芬尖山,標高3208公尺,山形從玉山主峰俯視,或是從八通關草原遙望以及從其東南主稜眺望,盡都尖峭如錐,因而得「尖山」之名。與中央尖山、大霸尖山,合稱「三尖」,聲名遠播,成為愛山人夢寐登臨的名山。事實上,達芬尖山應是座「望之儼然,即之也溫」的小家碧玉型山峰。從峰頂腋下起攀,只消10餘分鐘,即可登上尖頂。路雖陡峭但不艱險,容易親近。
  從南大水窟的方向觀看尖山容貌,其形如雕刀斜刃的造型,朝天直插嶺脈之上,唯妙唯肖,是最具個性的一面。

山名由來

  達芬尖山的山名由來,在日據時期即記載為尖山,源於從玉山主峰向東鳥瞰中央脊樑山脈時,南二段大水窟山以南的脊脈呈現低伏逶迤的走勢,完全臣服在高聳巍峨的玉山地壘之下,其間雖隆起數峰,但在第一高峰巍峨的威儀下,均顯得矮小了許多,正所謂「諸峰羅列似兒孫」。唯獨達芬尖山巧妙的運用奇異的造型,以指頭突聳朝天,吸引了眾人的注意力。這個嬌小尖峭的裝扮,不僅博得「尖山」的美名,光復後,還入選為台灣高山「五嶽三尖」八大名山之一。後來岳界鑑於以「尖山」為名的山,在台灣各地均有發現,容易使人混淆,遂以東臨塔達芬溪畔的布農族部落群名稱「大分」為名,轉訛稱為「達芬尖山」。
  根據楊南郡在《玉山國家公園八通關古道東段》的調查研究報告指出:「大分,布農語意為『水蒸氣』,指其地河畔有溫泉。族人自稱『莫庫拉番』意為『河階平台』或『開闊地』。位於拉庫拉庫溪上游東岸,即大分駐在所對岸。標高1300公尺~1900公尺河階地,有11處小社,包括烏斯、闊闊斯、華巴諾、莫庫拉蕃、耶西洛、烏賽克等,自成一個大部落群體,泛稱『大分』。族人來自郡大溪岸的郡大社,與那那托克、太魯那斯、馬西桑諸社有姻親關係。清朝時譯作「打訓」,台語發音與大分類似。」

從八通關草原遠眺峰尖挺拔的達芬尖山(左),右為轆轆山的雙峰。攝影/劉榮山
從八通關草原遠眺峰尖挺拔的達芬尖山(左),右為轆轆山的雙峰。攝影/劉榮山

殘丘狀的尖峰與平坦面地形

  以宏觀的視野看達芬尖山附近的地形,整座山嶺似延續南大水窟山最高隆起準平面地形,隆起的尖峰以殘丘形狀特立,四周均殘留有準平原面的平坦地形:北稜有海拔約3000公尺的平頂山稜;西稜及東南主稜有海拔約2900公尺的平坦稜;東北主稜接南大水窟山,是海拔約3100~3300公尺的平頂山稜。其中位於達芬尖山峰頂東北腋下的緩起伏面最為明顯,從山頂俯視這片草原坡地,清麗柔順,極為美麗。

最早的登山記錄

  達芬尖山何時印上岳人足跡有兩種說法;沼井鐵太郎說:「於昭和5年(1930年)6月間,由屬於山林課的近藤盛雄一行組成的探險調查隊完成初登記錄」鹿野忠雄在昭和6年8月從八通關越道路上的「南」駐在所獨攀尖山時,發現山頂的石標夾縫裡,留有近藤盛雄的名片,他們是在稍早的3月8日(1931年),因測量任務登上尖山。光復後的首登,則是由神戶大學來台登山的板本亨與篠原均兩人於民國52年3月19日率先登頂;民國53年5月15日隸屬於台北市登山會的謝金龍、楊海瑞、張凜、詹阿興與高銘爐等人,利用攀登秀姑巒山之便完成國人首登記錄。隨後在「五嶽三尖」登峰熱潮的推廣下,達芬尖山一躍成為岳人競相爭逐的山峰,登山客絡繹不絕。

獨具個性的達芬尖山

  達芬尖山以其特具個性的尖峰兀立在中央山脈南二段的主脊上,除了響亮的名稱外,立於山巔更可以感受到台灣高山豐繁壯麗的偉岸結構。西側是崇高巍峨的玉山群峰,東側是蒼巒翠谷疊置的拉庫拉庫溪幽壑,南北兩側是岧嶢崚嶒的中央山脈諸峰。浩瀚蒼邈的天地,如此美極、偉峻與豐盛,讓人禁不住熱淚盈眶。

達芬尖山與南二段山稜  圖片取自《台灣的山》(1934年)
達芬尖山與南二段山稜 圖片取自《台灣的山》(1934年)

延伸閱讀臺灣百岳全集、 高山百岳地形圖、 台灣地理人文全覽圖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