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二段】轆轆山

【南二段】轆轆山

雙峰駢立,主山突出於主稜西側
從南北眺望,兩峰橫嶺相峙
瘦骨嶙峋 ,氣宇軒昂
一副莊稼老實的孿生模樣
讓人印象深刻

轆轆山雙峰駢立,東西相望,如孿生兄弟。弟山繫於中央山脈主脊轉折點上,兄山基點峰向西突出峭聳,兩峰間隔300餘公尺。從南北眺望,雙尖拔萃,瘦骨嶙峋,氣宇軒昂,一副莊稼老實的模樣。
  轆轆山,標高3279公尺,有顆三等7530號三角點。轆轆山東峰標高3267公尺,兩峰橫嶺相峙,難分軒輊。全山西有荖濃溪支流三向環蝕,東有闊闊斯溪源流夾擊,除東南主稜緩斜外,四面峭壁,是座堅毅崔巍,深具個性風骨的名山。
  《花蓮縣志》卷四地形篇中記載:「轆轆山,海拔3577公尺 (按:應為3277公尺之筆誤),位於中央山脈脊嶺,跨花蓮高雄兩縣。峰方圓形,平脊緩起伏,東北蜿接尖山,西南連雲峰。西側向荖濃溪源頭傾斜,對玉山南峰。東側當卓溪鄉南部,東伸稜線介樂樂溪主流與打訓溪間,附於塔比拉山支脈。岩層為黏板岩類,土層屬於高山腐植土,皆草生地。」

從轆轆山俯瞰轆轆谷,左後方山峰為新康山。攝影/林協成
從轆轆山俯瞰轆轆谷,左後方山峰為新康山。攝影/林協成

遙遠的山區與最早的登山記錄

  位於中央山脈南二段心臟位置的轆轆山,地處荒遠。在日據時期又因為這一帶山區臨近拉荷阿雷據險抗日的基地─玉穗社 (高雄州旗山郡タマホ社,Damahu),屬於管制的山區,以致沒有人甘冒被馘首的危險,到這裡探險,岳人的足跡就僅及於尖山(達芬尖山)。從尖山以南到轆轆山這段最荒最遠的區域,則遲至昭和12年(1937年),才由平澤龜一郎率領吉井隆成等6人,完成初次的縱走記錄。民國53年5月,邢天正與東埔原住民全朝琴在「中央山脈北回歸線以南20天大縱走」活動時,因不知轆轆山的山名,在行經此地時又因雲霧籠罩,看不見主峰,只踏上轆轆山東峰即往南前行。直到隔年(54年)的10月1日,邢天正與丁同三、林錫鯨以及利稻村原住民胡發章、邱阿忠等一行5人,捲土重來,反向縱走達芬尖山,才完成轆轆山的光復後業餘首登記錄。那時候由於遍查不到這座山的真正山名,即以發源於此山東側的闊闊斯溪為名,稱為「闊闊斯山」。民國58年2月,林文安與蔡景璋、林天祥、蔡信行,以及原住民伍萬生、全朝琴、司樂、柯清順共8人,從尖山縱走雲峰,他們在轆轆山東峰時也是雲霧迷漫,正想放棄主峰時,恰巧尋得繞過主、東峰之間斷崖的小徑,順利登頂主峰,轆轆山之名才得以傳揚開來。

山名由來

  轆轆山的山名由來,從林文安在《花蓮縣志》稿中尋得公諸於岳界之前,並無統一確定的名稱。王雲卿在《台灣山岳一覽表》中記載為「馬江之子山」,東埔原住民則稱為「塔灣塔彎」,或是「塔芬塔芬」,原意是「水蒸氣很多」的意思。在楊南郡的《玉山國家公園八通關古道》調查研究報告中指出:「轆轆」原名「拉庫拉庫」(布農族溫泉之意),以附近多溫泉,故名。越嶺道完工後,縮短其音為「拉古拉」,出琉璜質溫泉。由此推測,轆轆山之名應該是取其東鄰闊闊斯溪畔的拉古拉社做為山名,稱為「轆轆山」。

令人陶醉的山中小屋

  轆轆山的東南主稜鞍部,是片緩傾斜的草原凹谷,雨季時,水草豐美,景致迥異於轆轆山的挺拔峭峻。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在此建有轆轆谷山屋,宿營其間,綠茵環抱,猶若桃源勝地,幽深雅靜,是縱走南二段隊伍,佳妙的宿營點。

轆轆谷山屋,綠茵環繞,佳景天成,是南二段縱走隊伍的必宿之地。攝影/林協成
轆轆谷山屋,綠茵環繞,佳景天成,是南二段縱走隊伍的必宿之地。攝影/林協成

延伸閱讀臺灣百岳全集、 高山百岳地形圖、 台灣地理人文全覽圖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