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二段】羊頭山

【北二段】羊頭山

山脊狹瘦,峰頂呈南北平頂
「百四十五岳」中之「八瘦」之末
「百岳」老么

羊頭山,標高3035公尺,位於畢祿山東伸之鋸山支脈上,是稜脈最東緣的三千公尺級山峰,西隔淺鞍與鋸山東峰(3035公尺)相望。東稜陡落為岩刃嵯峨的惡地形,整條稜脈,挺突峻立在華綠溪與慈恩溪深邃的河谷之上,形勢獨立。

峰頂似羊頭因而得名

  花蓮縣志稿中記載:「羊頭山:拔海三千零三十三公尺,位于碧綠山(畢祿山)東稜線北部上段。峰圓頂似羊頭,脊稜平坦,西接碧綠山,東越2699公尺無名山連魯翁山。北面向華綠溪傾斜,對2292公尺無名山。南面陡坡斷崖,形勢嶮峻,迄慈恩溪,與黑岩山隔岸相望。岩層為粘板岩類,土層屬原始土類粘壤土,山之林相為針葉樹林及針葉樹、闊葉樹混合林。」

  縣志裡以峰頂似羊頭,而得名。謝文誠在《台灣百岳全集》裡也記載:「羊頭的額角在北,鼻在南,6354號三等三角點則在瘦瘦的鼻樑上。」不過就從實際地形觀察,要具有相當聰慧的想像力,才能充份體悟。在地質上,依據民國75年中央地質調查所編印的《台灣地質圖》中,羊頭山的地層岩石是屬於始新世的畢祿山層,岩石為板岩、千枚岩夾石英岩質砂岩;植被則以鐵杉林為主,破空處則為玉山箭竹所佔據。

最早的登山探險記錄

  羊頭山由於位置偏離主脊甚遠,山容也不顯著,素被登山界冷落。日據時期除「太魯閣戰役」期間,曾有日軍的「陸軍第二守備隊岸和田大隊」從羊頭山的西稜越嶺繞到羊頭山的北側,攻打世居於瓦黑爾溪沿岸的原住民部落外,未見有其他登山探險記錄。在昭和10年(1935年)3月31日全面整修完工的合歡越嶺道,雖在羊頭山的東南山腹繞行,但從最靠近的古白楊或見晴警官駐在所算起,距離羊頭山直線也有6公里之遙,更惶論還需翻越困難重重的山稜前來。

  光復後則遲至民國51年10月,始由邢天正與魏南培兩人,乘中橫公路交通之便,於慈恩循羊頭山的東南支稜援攀上來。不過當他們走過羊頭山時,正逢大霧,無法辨認是甚麼山,也由於山頭過小,未注意到有顆三等三角點,等到隔日天開雲散看到羊頭山時,已經過了半天的路程了,就這樣錯過了光復後首登羊頭山的機會。直到58年1月12日,林文安單獨一人從慈恩循背後的稜線開爬,攀越過羊頭山東南稜的斷崖、峭壁,於14日才成功登頂,創下了光復後首登羊頭山的記錄。

羊頭山頂遠眺無明大崩壁 攝影∕洪宗佑 地點∕羊頭山
羊頭山頂遠眺無明大崩壁
攝影∕洪宗佑 地點∕羊頭山

百岳誕生地

  民國61年12月5日,台灣省山岳協會的「百岳俱樂部」在羊頭山舉行成立大會,並且在山頂埋立了一個大理石紀念碑,以為留念。參加成立大會的有林文安、邢天正、蔡景璋、丁同三等20名登山界人士,他們除推選林文安為百岳俱樂部主任外,還商議在下山時,要開闢一條新的途徑,以繞過羊頭山東南稜的惡地形。這條從慈恩山莊可以輕裝一天往返羊頭的捷徑,讓羊頭山與畢祿山一樣,成為中橫道上熱門的郊山化高山登山路線。

  這條取道慈恩溪上源溝谷,一路爬昇到羊頭山西鞍稜脊的路線,由於沿途地質極不穩定,常有崩塌落石發生,危險性頗高。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遂於民國93年委託中華山岳協會探勘新途徑,並在同年開通啟用。新的登山口在舊登山口西邊40公尺處,即明隧道的另一側,中橫公路里程的133.1K處,路口已設立指示牌。

  新的登峰途徑全長4.1公里,其中從登山口到稜線約3公里,從稜脊岔路口到山頂約1.1公里。登山口海拔約2000公尺,與羊頭山頂落差1035公尺,一般隊伍輕裝往返約需8~9個小時,仍屬於一天內可以往返的郊山化高山路線。

延伸閱讀臺灣百岳全集、 高山百岳地形圖、 台灣地理人文全覽圖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