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博拉斯橫斷】盆駒山

【馬博拉斯橫斷】盆駒山

圓圓的山頭,偏居於烏拉孟山西北稜尾肩
疏林稀竹圍繞,景致清幽,但往返路遠
與盆駒山中峰呈駢立的雙峰造型
形勢柔美

盆駒山,標高3022公尺,從烏拉孟山(馬博拉斯山)往西北稜降下,需要走過盆駒山南峰(3432公尺)、繞道盆駒山中峰(3109公尺)的西肩,才能抵達位於稜脈尾端,如肩狀峰隆起的盆駒山。圓圓的山頭上,疏林箭竹圍繞著一顆二等1693號三角點,景象清新幽靜,但已偏居一隅,登往辛苦。
  在地形學上,盆駒山這條稜脈是屬於最高隆起準平原面下的肩狀平坦稜地形,以數個階梯狀階地依序緩降,山嶺層階相當明顯,盆駒山就位處稜脈最尾端的山麓階上,與上一層階地上的盆駒山中峰,構成一高一矮的駢立雙峰造型,遠望似如駒背的兩端,又如覆蓋的盆子,山的形態頗與山名契合。

盆駒山的二等三角點,後方為玉山地壘。攝影/林協成
盆駒山的二等三角點,後方為玉山地壘。攝影/林協成

山名由來與傳說

  依據楊南郡譯著的《山、雲與蕃人》書中,完成首登記錄的鹿野忠雄提到盆駒山的布農語名稱叫做Wumabungu山,山名與布農族傳說有關:從前,有一個蕃人在這座山的山頂說雷神的壞話,雷神盛怒便將蕃人的頭砍下。Bungu是「頭」的意思,Wumanun是「取而棄之」的意思。Wumabungu(烏馬薄哥或烏馬勃哥爾)的日文漢字則譯作「馬盆駒」,光復後,岳人為稱呼方便與順口,遂簡稱為「盆駒山」。另有一名「駒盆山」,據陳茂修的解釋,「駒盆」係取自「駒盆湖」,日語讀作Komabon Ka,與原稱音似,所以才會有「駒盆山」的稱呼。

最早的首登記錄

  昭和6年(1931年)8月,鹿野忠雄從「中の線警備道路」(郡大溪警備道路)上的無雙駐在所出發,進行秀姑巒山脈縱走(北起盆駒山稜脈、經烏拉孟山、秀姑巒山、大水窟山到八通關越道路這段高連山脈的稱呼),並於途中創下了盆駒山的首登記錄。光復後第一支來到盆駒山的登山隊伍,則是在民國55年11月,由邢天正與東埔嚮導伍明春,以8天的時間,歷經玉山主、東峰、秀姑巒山、烏拉孟山後,於25日登頂盆駒山,再下至郡大溪、翻過郡大山的南稜,才從東埔下山。

深藏在馬博拉斯山西北支稜尾端的盆駒山(中間圓頭峰),後方為郡大山列的郡大山、西巒大山與治茆山(最右方)。攝影/林協成 地點/盆駒山途中
深藏在馬博拉斯山西北支稜尾端的盆駒山(中間圓頭峰),後方為郡大山列的郡大山、西巒大山與治茆山(最右方)。 攝影/林協成 地點/盆駒山途中

攀登行程與鄰近高峰

  攀登盆駒山,昔日郡大林道暢通時,可以從觀高循林道深入到盆駒山南峰的西腹,再沿稜縱走往返。時至今日,林道已荒廢毀損,難以進入,須從烏拉孟山輕裝往返,全程極為費時耗力,除有志於「百岳」的山友,願意登臨造訪的人已越來越少。
  在盆駒山的東鄰,馬斯布爾溪的對岸,有座標高3196公尺的黃當擴山。此山四面環溪,山容峻拔挺立,比盆駒山諸峰,都要略勝一籌,但因不是林文安欽點的「百岳」山峰,復因偏居烏拉孟山的北支稜尾端,已遠離「馬博拉斯橫斷」的縱走路徑,故至今登臨者絕少,成為台灣三千公尺級高山中,極為冷門與保有相當原始氛圍的大山。有興趣的岳友,可以安排2~3天的時間,從烏拉孟山循北支稜往返。
  黃當擴山的山名,源於布農語的音譯而來,是「樹林山頭」或「猴窩」的意思,圓頂峰上叢立二葉松與杜鵑、小檗等灌木。民國59年4月,邢天正、張任生與東埔嚮導伍勝美、全桂林一行4人,從東埔入山,把環馬博拉斯山(烏拉孟山)周圍的高峰一一踏查完畢。其中黃當擴山、馬利亞文路山北峰則屬光復後首登,距烏拉孟山的首登時間,已整整遲了10個年頭。

盆駒山是座寬闊的大草原峰巒,昔日郡大林道暢通時,可以從林道的73.8K處直接攀上山巒。攝影/郭英豪 地點/盆駒山途中
盆駒山是座寬闊的大草原峰巒,昔日郡大林道暢通時,可以從林道的73.8K處直接攀上山巒。攝影/郭英豪 地點/盆駒山途中

延伸閱讀臺灣百岳全集、 高山百岳地形圖、 台灣地理人文全覽圖

在〈【馬博拉斯橫斷】盆駒山〉中有 1 則留言

  1. 自動引用通知: 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馬博橫斷下嘆息灣 9 日 ㊥ :盆駒山與嘆息灣薰風 ❋ 來一杯阿法卡朶!

留言功能已關閉。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