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姑山群】白姑大山

【白姑山群】白姑大山

又名白狗大山
山頂狹瘦,橫看成嶺,縱看成峰
孤懸於雪山彙之南,中央山脈合歡群峰之西
形勢特立,展望絕佳

白姑大山又名白狗大山,是白姑山群的最高峰,本山南腹的北港溪上游谷地,自古即是泰雅族賽考列克亞族(Seqoleq)福骨群(Xalut)的世居地。Xalut泰雅語是「居住在深山的人」之意,因位處白狗大山山腹,故被稱為白狗群,清代《台灣府志》稱福骨社,自稱Hakul。日據時期以日語音Hakku,譯為白狗。

  賽考列克亞族的祖先發祥地即位於白狗社群的原居地上,相傳太古時期,在白狗群馬西多巴翁社(Masitobaon)(今瑞岩)附近,斯巴揚臺地上方的山腹上,有一塊巨巖裂開,祖先由此出生並向外擴展繁衍,此塊裂岩就被為賓沙布甘(pinsbukan),是賽考列克亞族的聖地。
  「天上浮雲如白衣 斯須變幻為蒼狗」對於山、對於大自然,取個詩意般的名字──白雲蒼狗,簡稱白狗,則更引人入勝,更令人印象不俗。

  標高3341公尺的白狗大山,是白狗山群的最高峰,山頂有顆一等三角點,遊目馳騁可見雪山山彙、大劍山稜脈與大雪山稜脈的高峰,簇擁在向西流的大甲溪中游北岸;向東可瀏覽中央山脈北段偉岸峻秀的名峰大山;向南則可遠眺高嶺匯集的干卓萬山群,以及南方遠遠邈邈的東郡山彙、馬博橫斷與玉山山塊諸峰。她既是個絕佳的觀景台,也因位置偏處雪山地壘的南緣,又離中央山脈主脊甚遠,四周低陷,獨峙一格,反成為登山者縱走雪山山彙與中央山脈北段諸峰時,最佳的被觀察與被瞧見者。如果您常在周邊的高山活動,適逢台灣西部有雲海匯聚,遠處的白狗大山,就像島嶼般浮泛其上,隨著晨曦或夕陽的照映,光耀蕩漾,至美天成,讓人無法忘懷。

最早的開拓滄桑史

  白雲蒼狗,瞬息萬變,詩意的變幻情景也頗似白狗大山的開拓滄桑史。日據時期的大正4年(1915年)7月,由於宜蘭濁水溪(太平山)與八仙山森林的陸續發現,使得營林業務進展加速,於是把原適用於阿里山森林開發的作業所廢止,改設營林局,擴大林業資源的開發,八仙山林場也正式開始運出木材,隔年(1916年)設置八仙山出張所,同年5月,陸地測量部的臼井氏一行從大甲溪方向首登白姑大山,12月在土牛(今石岡鄉土牛)設置八仙山林場事務所。

  同期,太平山林場也正式運出木材,台灣島上的三大林場(阿里山、太平山、八仙山)邁入積極開發期,隨後八仙山林場闢建運材鐵道與索道,朝白狗大山方向伸入,光復後這些森林鐵道已環繞在白狗大山西峰的四周,並深入至白狗大山的南腹。民國45年8月18日,林文安、李明輝、李榮顯、王登火與林場職員劉慶雲等一行,即利用林場索道與鐵道,上昇到新山招待所住宿,隔日再利用馬崙索道到達上馬崙線,續搭森林鐵道蹦蹦車抵白仙洞招待所,中午即以「一個背包,一壺茶水」輕鬆地走兩個小時就登上了白姑大山,完成了光復後首登的記錄。林文安總結此次的白姑大山登行寫道:「好似旅行而非登山,一共5天的行程,動腳的時間前後不上10個小時。」

讓人難以忘懷的旅程

  民國60年4月24日,林文安邢天正丁同三,以及東埔的原住民伍萬生等一行4人,再次來到白姑山群,這次遭遇的境況就與15年前輕鬆地行程完全不同。林文安的記錄這麼寫道:「惟三年河東三年河西,現在情況不同了,自八仙山林場撤銷之後,此山幾乎成為一座死山了,所有的軌道橋樑都被撤除,所有的員工都遷於喬木,現在沒有小火車的嬌笛聲,也沒有樵夫的歡樂聲了。然而這正是岳人求之不得的最佳登山境地,筆者沒有古詩人的雅趣,說什麼山川之靈,大自然之美,而只能告訴你,若有勇氣來登白姑大山,保證有許多許多的『苦』讓你吃了。」

  他們一行從佳陽新村循八一○道轉八一一線入山,第一天宿營於2715公尺峰西鞍;第二天開始節約用水,並鑽過東歪西倒,竹高且大的箭竹林海,筋疲力乏地抵達今日司晏池附近的大草原上紮營,不過當時他們並未發現大草原叢中有水池存在,是夜因存水有限,只沖一些奶粉止渴兼充飢就睡了;第三天,一踏出營地,就陷入不見天日的高密箭竹林,再加上找路、尋水,行進緩慢,只到達草青池就紮營了,林文安這麼描述:「草青池露營,其實說是『池』還不如說是『溝』更恰當些,46年登白姑大山之時曾見池裏積水,但現在卻不見滴水,不過無水也有無水的好處,那就不必為炊事煩惱,只往睡袋裏一鑽什麼事都了呢。」

  第四天,終於登上了白姑大山,隨即再往白姑大山西峰邁進,相同的箭竹林,相同的一路苦鑽,林文安說:「……但如此又長又困難的箭竹稜線還算第一遭呢,所以最後手也舉不動,腳也抬不起來,俟登上西峰頂之時,簡直無法動彈了。」這一天他們陡降到昔日的上馬崙線廢棄軌道上,緊急宿營,仍然未獲得一滴水。第五天,往下馬崙線陡降,2小時後終於看到睽別了4天的水,並開始炊餐果腹,林文安說:「確有從死裏甦醒過來的感覺。」吃飽後繼續開路陡降,並於天黑時下達到中橫公路的敬勤橋,結束了此次供水失調的白姑大山縱走行程。

孤伶伶的百岳山峰

  民國61年12月5日,林文安創始的「百岳俱樂部」正式成立,白姑山群五座三千公尺級的山峰中,林文安只選了白姑大山。
  民國64年4月,林文安開闢了從中橫公路青山山莊附近,循北支稜援攀白姑大山的新捷徑,造福了日後登山隊伍一親白姑芳澤的機會。民國88年9月21日,集集大地震摧毀了中橫公路青山段路基,白姑大山再次淪為難以親近的百岳山峰,到了90年代,從紅香溫泉起攀,循三錐山稜線登頂白姑大山的新途徑,日益清楚定線,白姑大山又成為熱門的百岳山峰。

【白姑山群】白姑大山

延伸閱讀臺灣百岳全集、 高山百岳地形圖、 台灣地理人文全覽圖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