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一段】巴巴山

【北一段】巴巴山

山勢和緩,頂脊狹瘦
近觀中央尖山北壁
岩肌石隙
歷歷在目

巴巴山位於南湖大山南峰南主稜的折脊處,與南峰相距僅有700公尺,是台灣百岳中,間隔距離最接近的兩座山峰。

山名由來與遺失

  巴巴山的山名是由泰雅語Babo Papa,直接音譯得來。很巧合地,林文安、蔡景璋、李明輝父子等人完成光復後首登巴巴山的日子,剛好是在8月8日的爸爸節當天。時至今日,一些不明究理的登山客,在以訛傳訛之下,硬將巴巴山與爸爸節扯上關係,這是錯誤的說法。

  巴巴山的三等6339號三角點所在的山頭,嚴格來說並不在中央山脈的主脊上,而是在主脊稍東的峰巒處,與主脊之間隔著一小段狀似驚險但不難通過的崩稜。頂上頗為平坦,西側是短箭竹草坡,東緣則是蒼鬱的冷杉林陡坡。由於頂上的這顆三角點,讓官方的測量隊與製圖單位,均誤作為「南湖南山」,連此山隸屬的花蓮縣秀林鄉,這個號稱「山」之鄉的鄉公所,在地形、山脈與百岳山峰的介紹裡,也是將標高3449公尺的巴巴山,錯誤地記載為「南湖南山」,巴巴山這座百岳山名則憑空消失了。

巴巴山半面是傾降的箭竹草坡,半面是山冢崒崩的大斷崖。 圖左側向東尖突的峰頭即是巴巴山。 攝影∕蕭官誠 地點∕巴巴山前
巴巴山半面是傾降的箭竹草坡,半面是山冢崒崩的大斷崖。
圖左側向東尖突的峰頭即是巴巴山。
攝影∕蕭官誠 地點∕巴巴山前

首登歷史與正名

  在光復初期,由於登山的人少,關於山的資訊極為缺乏,再加上地圖屬於管制品,大部分的登山者都僅憑著簡單的記錄與粗略的稜脈地圖,即從容入山。登山隊雖然有原住民幫忙帶路,但這些原住民對於山峰的正確地點與山名的考證,既沒興趣,也未必熟悉,所以偶有錯登他山或山名張冠李戴的情事發生。南湖大山南峰與巴巴山這兩座山,就常有類似情形發生。

  民國48年11月,謝永和、李樹、陳文成、廖健朗、余初雄與日人西丸震哉等人,首次完成南湖大山到中央尖山這段主脊稜線的縱走活動時,也將擁有三等6339號三角點的山峰,誤記為「南湖南山」;事實上,早在兩年前,林文安已經在第七期第三、四號的《台灣山岳》上,明確地將原住民稱呼為Babo Gikaga的3622公尺岩峰,定為南湖大山南峰;將擁有三等6339號三角點的3447公尺山頭,依原住民語Babo Papa直接音譯為巴巴山。

  時至今日,登山風氣已盛,攀登百岳的人越來越多,詳細的地圖資料也垂手可得,再加上山徑清楚,登頂的山頭上也都有明確的山名與海拔高度的標示牌。南湖大山南峰與巴巴山也不例外,位於南湖大山南主稜約1.6公里處,舊測標高3516公尺,官方新版地圖無獨立標高,依等高線推算約為3475公尺(實地經高度計校對應該在3505公尺左右)的岩峰是為南湖大山南峰;位於南峰東南南方約700公尺處,標高3449公尺,擁有三等6339號三角點的草原峰巒,稱作「巴巴山」。官方版地圖上的謬誤,則應改正。

最佳的中央尖山展望台

  巴巴山離中央尖山直線距離約4.1公里,比南峰頂又靠近了一些,天氣晴朗時,崢嶸峻峭的中央尖山屹立眼前,崔巍神秀,氣宇非凡,巉巖上的岩溝石隙,清晰如繪。北望則見南峰出露於稜脊之上,巑岏的尖峰與壯闊的南湖大山相對,形勢獨特。

南峰頂眺望巴巴山(左)與中央尖山 攝影∕蕭官誠 地點∕南湖大山南峰
南峰頂眺望巴巴山(左)與中央尖山
攝影∕蕭官誠 地點∕南湖大山南峰

延伸閱讀臺灣百岳全集、 高山百岳地形圖、 台灣地理人文全覽圖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