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大山列】丹大山

【丹大山列】丹大山

南北長嶺橫亙如垣,東西兩側峭削如崖
形勢雄峻,是丹大山列上最具威儀的大山
側望巨壘橫屏,阻絕一方
為台灣「九嶂」之首

丹大山,南北長嶺綿亙,脊頂狹瘦如牆,兩旁削下如崖,形勢雄峻,是丹大山列上最具威儀的大山。側望雄嶺,宛如橫屏巨壘阻絕一方,為台灣高山「九嶂」之首。

一座台灣最荒遠的大山

  丹大山因位處於台灣最荒遠的地帶,當年苦心孤詣經營台灣的日本人,建立了幾乎是遍布全台的測量網,卻只在丹大山附近留下了粗略的測量成果。當時丹大山測得的高度11124日尺,折算公製為3370.9公尺,這個標高即成為邢天正在《台灣高山明細表》中引用的舊測標高。

 《花蓮縣誌》中的記載:「丹大山 拔高3371公尺」,也是沿用日據時期的測量成果。光復初期,台灣的地形測量與地圖繪製,則依賴美國陸軍製圖局 (US Army Map Service) 的協助,才略有進展。當時被登山人視為登山寶典的五萬分一等高線地形圖,即是根據美軍民國40年出版的台灣省五萬分一地圖複製,而由聯合勤務總司令部測量處於45年5月以後陸續發行。這時的丹大山高度,經由等高線推算得3240公尺,王雲卿編成的《台灣山岳一覽表》,就是依據此版地圖裡的標高或由等高線推算得來。

巉巖峻峭的丹大山峰巔  攝影/連濯南  地點/丹大山北脊
巉巖峻峭的丹大山峰巔 攝影/連濯南 地點/丹大山北脊

真實的海拔高度

  到了民國59年8月,聯合勤務總司令部依據所屬測量署56年的實地調繪成果,發行新版五萬分一地形圖,這時候的丹大山附近,已有較清楚的獨立標高點出現,不過丹大山的高度還是得依賴等高線推算,約為3260公尺。台大登山社編成的《丹大札記》,裡面的山峰高度,即是依據此版地圖裡的資料。
  更精確的地圖,則是遲至民國70年2月,才有一萬分一的像片基本圖出現,不過,當時這些像片基本圖還處於「機密」階段,借閱困難。隔了一年之後的71年6月,聯合勤務總司令部測量署印製台灣二十五萬分一地形圖,丹大山第一次出現獨立標高3317公尺。到了民國81年4月,內政部依據一萬分之一像片基本圖及最新照片修測,並經實地調繪成果,發行了五萬分之一與二萬五千分之一的經建版地形圖。這兩套地形圖的發行,才讓登山界對丹大山區有了更深與更精確的瞭解。丹大山的高度若依二萬五千分之一中的等高線推算,峰頂的首曲線在3320公尺與3330公尺之間,取其中間值為3325公尺,這個海拔高度應該與丹大山真實的標高最接近的了。

  測量是進行國土規劃時的基礎工程,從丹大山迭經修正的海拔高度,可以得知這個國家對自已領土的漠視。何況,丹大山自日據以來,即為響叮噹的名山,光復後又成為台灣「百岳」之一、高山「九嶂」之首,但竟連個正確的獨立標高都闕如。在林文安的《台灣百岳一覽表》裡,丹大山標註為3240公尺,與實際高約3325公尺的峰頂,高差達85公尺,難怪在攀登丹大山時,總覺得山頂特別地遠又高,原來是因為我們太低估了它的高度。

南北橫屏的平頂山稜

  海拔約3325公尺的丹大山,山體呈長嶺狀突出於脊樑之上,遠望形如小型地壘凸起,非常顯目。這段從南端最高點向北斜傾的平頂山脊,綿長近2公里,在地形上似屬於最高隆起準平原面的復元者;也就是說,在台灣古陸地成型時,丹大山或已是老年期地形,山稜緩平,後經多次的造山運動循環,平頂山稜被抬昇,再歷經漫長的地質時代,海進陸沈、海退陸昇,終於在最後的循環期,這個平頂山稜被推撞擠壓,急速地隆起形成今日南北橫屏的山脈。這段殘存的山脊,復受發源於四周的河川,強烈的向源侵蝕作用,蝕成東西兩側陡崖峭立的險峻地形。

  丹大山的主稜與從山頂東岔再南伸的阿屘那來山支脈,分隔出西北、東北與南方等三個區域。丹大溪、馬太鞍溪與太平溪即在此發源,奔流成濁水溪、花蓮溪與秀姑巒溪等三條大河,丹大山就是這三大流域的主分水嶺山峰。

南北橫屏的丹大山長嶺  攝影/洪宗佑  地點/丹大山北脊
南北橫屏的丹大山長嶺 攝影/洪宗佑 地點/丹大山北脊

山名由來與布農部族的傳說

  丹大山的人類活動史,是由居住於丹大溪流域的布農族丹社群所締造,他們大約在三百年前從巒社群分支後,來到丹大東、西溪合匯處附近建立丹社群,並以背倚的丹大山稜為後山,在此游移狩獵維生。丹大山的山名即源於丹社群中的袓社丹社為名,又因丹社乃社群中的大社,後人即以「丹大社」稱呼這個部落。同理,丹大山中的「丹」是名字,「大山」是形容詞。清光緒13年(1887年)劉銘傳於4月初4日呈奏《各路生蕃歸化請獎員紳摺》中,即稱丹社群背倚的中央山脈主脊(即丹大山稜)為「丹社嶺」,則是丹大山最早出現的山名記錄。

  在布農部族的口傳歷史方面,巒社群稱丹大山為Kamurasu,原意是「老鼠」。但是,丹大山區一直都是丹社群的獵區,巒社群並沒有在此區活動,稱其為「老鼠」,不知從何而來。另外,位於丹大山北主脊上的大石公山(3030公尺),丹社群的獵人稱其為Tamah Tamaho,原意是「楓樹」;郡社群則謂之Hato Kokoab,是「老鷹陷阱」之義。相傳大石公山即是布農傳說中的「老鷹石」:以前部落裡有個小孩被大老鷹抓入空中飛去,其父遂拚命地跟著追去,跟到大石公山時,即親眼看到老鷹將孩子放在大石公岩上,就不顧一切地拔刀衝進岩山,但卻被驟起的狂風大雨所阻,無法救回孩子性命。因為這個「老鷹石」的傳說,布農獵人即視大石公山為禁地,不可靠近。他們甚至說:「這塊奇岩有妖氣,縱使能夠翻越過去,也不會活著回來。」

最早的登山探險活動

  丹大山的登山活動記錄,最早在日據時期的大正13年(1924年)11月,大石浩一行在首登喀西帕南山後,轉至丹大山探險,卻在絕頂前飲恨而回。昭和5年(1930年)5月,小林勇夫一行則從倫太文山繞過馬太鞍溪源頭的山峰,順利地締造了丹大山的業餘首登記錄。

  光復後,林文安邢天正,一行12人,於民國52年元旦假期,欲從關門山縱走大石公山試探丹大山,但因氣候惡劣,在大石公山前鎩羽而歸。過了一年之後的53年7月,中國青年山岳協會舉辦「暑期深山探險隊」南、北活動隊,其中南隊的陳振輝、王仁隆、劉源標、張學賢等4人,僱請了東埔原住民全桂林、全朝琴兩兄弟幫忙,於8日從八通關入山,經白羊谷礦場(白洋金礦)縱走秀姑巒山到丹大山,並於15日一早登上光復後未曾印上岳人足跡的丹大山,順利完成任務。

最遠最荒的山旅行程

  時至今日,岳人造訪丹大山大都以「丹大.東郡橫斷」縱走的行程,從瑞穗林道入山,並在林道32K工寮與太平溪西源營地宿營兩宿後,進駐位於丹大山東南主稜南麓的太平溪源營地,於行程的第四天才從營地輕裝往返丹大山,再接後續行程。單趟就要四天的時間,才能登頂丹大山,不愧是台灣最遠最荒的山岳之一。

丹大山北脊回望丹大山列主稜   攝影/曹柏梓  地點/丹大山前峰
丹大山北脊回望丹大山列主稜 攝影/曹柏梓 地點/丹大山前峰

延伸閱讀臺灣百岳全集、 高山百岳地形圖、 台灣地理人文全覽圖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