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四秀】池有山

【武陵四秀】池有山

山勢陡聳
從西側望呈瘦削尖錐狀,形態優美
山嶺杉林蓊鬱,崢嶸又有綠意
西側鞍部有草原水池,故名

邢天正在《台灣高山明細表》中稱「有池山」,以其西側草原鞍部上有數個水池,而得名。日據時期日人依日文文法將「有池」作為「池有」,光復後再從日語直譯為「池有山」。泰雅原住民獵人則稱此山為Tamarappu(塔馬拉普山),日語音翻作「玉羅府」,所以也有地圖上標示為玉羅府山。

水草豐美的高山湖泊景觀

  在地質上,池有山是由厚層的變質砂岩構成,堅硬的岩層,抗蝕力強,形成池有山崢嶸陡聳的山勢,山稜上岩峰峙立,伴有形態優美的鐵杉造景,形成一幅類黃山模樣的景致,相當特殊。位於本山西側的草原鞍部,則是由板岩構成,岩性較軟弱形成平緩的嶺脈,由於板岩水密性較佳,雨水不容易滲透,在低漥處可集水成池,如新達池、亞美池等,形成水草豐美的高山湖泊景觀。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鑑於此地為武陵四秀隊伍的必經之地,遂在昔日的新達山屋西側,興建了一幢新式山屋,作為攀登品田山、池有山或縱走聖稜線的前進基地。

  從池有山西側的水池草原區回望,池有山山形峭聳,登山前輩陳世空這麼說:「自西面眺望池有山,呈瘦削尖錐形,像極了山水畫中的山,夠得上入詩供畫。」全山山頂以下均為蓊鬱的冷杉與鐵杉原始林,峰頭突出於樹梢,展望良好。東邊可近觀山容俊秀的桃山;西邊隔著草原水池區是褶皺詭奇的品田孤峰與後排的聖稜線諸峰。武陵四秀的縱走山徑橫切過山腰的密林區,中途有路岔出直登池有山頂,往返只約需35分鐘步程。

原住民部族間爭奪的獵場

  池有山,即是「有水池的山峰」之意。昔日,岳界分別以新達池、亞美池與品田池來稱呼這些水池;新達池指的是位處最東邊,也就是登山步徑在繞過池有山後,從森林帶下坡到達箭竹草原鞍部時,第一個遇到的草原水池,以前卑亞南社的原住民在池畔搭建有獵寮。亞美池則是指位於鞍部西側,面積較大,也就是日前新達山屋旁則的水池。品田池,故名思義,是指位於亞美池上方臨近品田山前峰的森林黑水塘,登山步徑從旁緣經過,稍不注意,容易錯失。

  新達池,泰雅語為Siron Simuta, Siron是水池,Simuta意指鹿很多,也就是鹿多之池,古來此地是一個大獵場,相傳在很久以前,居住於塔克金溪流域,也就是新達池北面的賽夏族,曾經為爭奪新達水池的獵場,而與卑亞南社的泰雅獵人,征戰於此。林文安在民國51年8月23日,陪同日本秋田大學登山隊攀登桃山——大霸尖山——雪山時,即紮營在這個當時還搭建有草寮的東池畔,隨行的原住民稱呼為Tattaku Simuta(達太克、西姆達),即鹿多的獵寮處。

【武陵四秀】池有山

延伸閱讀臺灣百岳全集、 高山百岳地形圖、 台灣地理人文全覽圖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