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二段】三叉山

【南二段】三叉山

全山平坦崇闊,綠茵迤邐
是座敦厚祥和的大山,台灣高山「十崇」之一
東南腋下有嘉明湖高山湖泊
景致絕佳,有「天使的眼淚」美名

三叉山,標高3496公尺,擁有一等三角點,全山平坦崇闊,無論從那一個角度遠望,三叉山渾圓敦厚的大草原,猶若高山牧場,沒有任何一棵樹或是突岏的峰尖,算得上是坦坦蕩蕩、乾乾淨淨的豪邁大山。
  在地形學上,三叉山這片寬廣緩平的高原地形,就是標準的最高隆起準平原面地形。它的面積總和,足與媲美能高山群的光頭山草原,只是平坦面較不集中糾結,而以長條狀綿延開展。走在這段淺竹漫山的牧野上,無限暢快悠揚,儘管放膽昂首闊步,享受一番踏青綠茵無邊的磊落。

穩重踏實的山岳展望臺

  站在三叉山一等三角點旁,可以感受到山嶺雄厚穩重的踏實感。極目四眺,從近處嫩綠嬌黃順著稜脈延伸到遠處的黛藍蒼茫,群山環繞,一覽無遺。北方的拉庫音溪、南雙頭山、雲峰、轆轆山、塔芬山、達芬尖山,到大水窟山、秀姑巒山,是岧嶢崚嶒的南二段主脊;凌駕在雲峰後面,聳然騰空卓立的巨大地壘,是玉山群峰峻拔的身軀;掩隱在秀姑巒山背後,蒼茫橫屏的連峰,是馬博拉斯橫貫諸山。東方順著翠嶺層疊的山列,可以望見鐘鼎狀兀立東台的新康山。南方平頂山稜尾端,是阻障視野的布拉克桑山。西南沿伸的嶺脈,以溫柔絲帶般牽引出昂揚剛健的向陽山;稍遠處則是以關山為首的南一段山稜。

三叉山的一等三角點  攝影/郭奕成
三叉山的一等三角點 攝影/郭奕成

最早的稱呼與山名由來

  三叉山,布農族原住民稱為「哈陰沙山」或是「霞雲沙山」,都是從布農語「Hainsaran」、「Hainsaja」音譯,再輾轉簡化得來。至於是否與三叉山有關,不得而知。若從宏觀的角度來看這座嶺脊龐大的山,三叉山整座基盤,北起拉庫音溪源頭的最低鞍部,西南到向陽山北峰的東鞍,東方則遠至連理山西峰的西鞍。在這個範圍內,嶺脊上稜脈紛歧,除中央山脈主脊曲折扭轉外,東伸出新康山列,以及南延的布拉克桑山支稜;在地形恰可解釋「三叉山」的字意。在行政區劃分上,三叉山也是高雄縣桃源鄉、台東縣海端鄉與花蓮縣卓溪鄉,三個縣三個鄉的分界點。
  《花蓮縣誌》稿卷四地形篇記載:「三叉山舊稱「哈音沙山」,海拔3498公尺,位於中央山脈嶺脊,為花蓮、高雄、台東三縣交界點。三角平頂峰,脊緩起伏,西北接南雙頭山,西南連于跨高雄、台東兩縣之向陽山。西側屬高雄,向拉古因溪急傾,對南面山,南伸小稜線,止於台東新武路溪上游,東側當卓溪鄉南部,東稜線介樂樂溪、清水溪間,東南稜線介清水溪、新武路溪間,合成三叉山支脈。岩層為粘板岩類,土層屬高山腐植土,皆草生地。」

圓潤柔美的嘉明湖

  位於三叉山基點東南腋下,直線距離約700公尺處的嘉明湖,顧名思義是一泓美善而清明的高山湖泊。她那長橢圓的蛋形造型,圓潤柔美,晴霽時,天光雲影倒映澄清湖面,展現空靈毓秀的絕代風華,襯以廣袤綠茵的草原,咸信是台灣高山中最動人的景觀。
  由於嘉明湖的湖形規則圓滑,與台灣高山湖泊的不規則造型完全不同,而且湖畔黑褐色碎石片屑平鋪,卻少見土壤發育,有違地質演化的過程。民國86年間,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所長陳肇夏等人曾兩度前往調查,但是都因為天候不佳而作罷,民國87年9月,地質調查所的年輕學者再次來到嘉明湖,並展開詳細的地質調查,順便帶回三件地質標本,用儀器再做研究與分析,並初步證明,嘉明湖應該是台灣首見由隕石撞擊造成的坑穴,再蓄積雨水所形成的高山隕石湖。
  後來,隨著高山地質研究的擴展,齊士崢(2003)與陳淑樺(2007)等學者則認為嘉明湖湖盆呈現冰斗地形,又分布著冰斗丘、冰川槽線、羊背石、磨光面與冰河擦痕、端冰磧等冰川遺跡,且三叉山周邊地形也有類似的冰斗狀地形,咸認為嘉明湖應該是一處冰斗湖。
  大自然地景,奧祕天成,當我們驚豔嘉明湖的美景時,只能讚嘆造化的神奇,而蘊藏在歷史洪流的地質演化過程,則是一般登山者無法解釋的。嘉明湖到底是隕石湖還是冰斗湖,亦或是造訪的青年男女們暱稱的「天使的眼淚」,冥冥之中,在這浩瀚的大地裡,又似乎有一定的自然秩序與規則存在。人類存在的歷史,也只不過數十萬年而已,而我輩能親近大自然的時間,更只有短短的數十年,與地球的地史45億年,或台灣的地史數百萬年來比,那只是一眨眼的瞬間。對於大自然,對於嘉明湖的美景,實更應該戒慎恐懼地使用。中央地質所所長陳肇夏建議政府,將嘉明湖劃為國家級的景觀保護區,並呼籲登山朋友,不要攜走當地的石塊,以留存這一個可貴的景觀,供後代見證這造化的奇蹟。

清晨的第一道曙光,灑在嘉明湖畔的向東坡面上,沈睡中的嘉明湖頓時清醒起來,隨著朝陽的逐漸昇起,陽光將扮演著調色師的角色,將嘉明湖與高原裝扮得多采多姿。攝影/林軍佐
清晨的第一道曙光,灑在嘉明湖畔的向東坡面上,沈睡中的嘉明湖頓時清醒起來,隨著朝陽的逐漸昇起,陽光將扮演著調色師的角色,將嘉明湖與高原裝扮得多采多姿。攝影/林軍佐

最早的登山記錄

  嘉明湖海拔高度約3310公尺,湖面長約120公尺,寬約80公尺,擁有完美的橢圓形造型。日據時期昭和5年(1930年)4月,吉井隆成一行的探險調查隊,由雲峰方向越過拉庫音溪源流,首登三叉山,即發現在三叉山的東面,海拔3300公尺的寬廣草原中,有一個周長400公尺的高山水池,當時稱之為「三叉池」,亦即現在的嘉明湖。

謝景銘山難事件的省思

  民國70年10月,成功大學四年級學生謝景銘,與同學組隊攀登南二段諸峰,他們一行從向陽山來到三叉山時已午后3點,當時濃霧密佈整個三叉山大草原,由於草原上路徑不明,無法找到通往嘉明湖的正確路線,於是放下重裝分頭尋找。由於三叉山附近地形寬闊類似,無明顯稜脈可循,謝景銘可能錯失方向,再也回不到放置重裝的地點,也沒有找到嘉明湖的登山小屋,遂告失蹤。後經外援搜救,才在三叉山南稜的草原凹谷中尋獲屍體,死因是單純的失溫凍死。謝景銘的山難事件,增添了嘉明湖神祕的色彩與對登山安全的重視。
  在大霧籠罩、伸手不見五指的天候下,如何找到隱密的嘉明湖:從三叉山的一等三角點為基點,往正東行約60公尺,再循東南向草坡斜降,大約降下落差約100公尺後,會接上平坦的肩狀廣稜,續循東南向走到緩稜邊坡,隨即坡度變陡,嘉明湖就在這個邊坡圍繞的凹地中。

午后斜陽映照形成的觀音圈現象  攝影/楊文章 地點/三叉山草原
午后斜陽映照形成的觀音圈現象 攝影/楊文章 地點/三叉山草原

延伸閱讀臺灣百岳全集、 高山百岳地形圖、 台灣地理人文全覽圖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