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岳巡禮】東郡山彙

【百岳巡禮】東郡山彙

從義西請馬至山主脊西北伸出的大支脈
幅員廣佈於丹大溪與郡大溪之間
自成一個稜脈分歧、群山簇擁的獨立山彙
三座百岳、12座3000公尺大山
要10餘天的行程,才能戴上勝利的榮冠

東郡山彙是中央山脈義西請馬至山西北伸出的大支脈,這條綿長迂迴的山脈上,高峰縱疊密集,岧嶢崚嶒,自成一個稜脈分岐、群山簇擁的獨立山彙。
  從地理上看東郡山彙,行政區位於南投縣信義鄉,東有中央山脈丹大山列為屏障,西有玉山山塊郡大山列阻隔,南有馬博拉斯橫貫諸峰環伺,北又有巒潭山支脈前衛,整座山嶺夾在丹大溪與郡大溪之間,是台灣最深遠的荒山野地。根據邢天正編的《台灣高山明細表》中,東郡山彙就有東郡大山(3619公尺)、烏達佩山(3515公尺)、東巒大山(3468公尺)、本鄉山(3447公尺)、櫧山(3437公尺)、無雙山(基點3185公尺)、郡東山(3477公尺)、可樂可樂安山(3525公尺)、天南可蘭山(3404公尺)、望崖山(3307公尺)、裡門山(3335公尺)、紅崖山(3215公尺)、九華山(3139公尺)、斷稜西山(3313公尺)、斷稜東山(3295公尺)等15座獨立山峰。其他副峰及支脈上的山峰尚有郡北山(3054公尺)、紅崖山北峰(3125公尺)、伊巴厚山(2979公尺)、郡東山北峰(2895公尺)、巒潭山(2835公尺)及密西可彎山(2675公尺)等。

從馬利加南山東峰遠眺東郡山彙,中間最高山巒為東郡大山。攝影/洪宗佑
從馬利加南山東峰遠眺東郡山彙,中間最高山巒為東郡大山。攝影/洪宗佑

豐富多樣的地形景觀

  東郡山彙這座群峰菡集的高嶺,在地形學上,屬於最高隆起準平原面地形。嶺上的峰巒,以殘丘狀崙頭分佈,一般鞍部均不深陷。但是由於地層結構為鬆弛的頁岩與板岩,以及深赭色的砂土所組成,受到溪源強烈的向源侵蝕作用,造成綿密的環谷崩崖,這些斷崖逼近稜脊,甚至蝕穿嶺腹,形成塌陷的斷稜。全山彙的地形景觀,崩崖環繞,山深地遠,峰巒峙秀,景色險巇,是岳人憧憬夢寐造訪的地方。著名的崩崖有斷稜崩谷(地獄谷)、九華崩壁、九華瀑布斷崖、丹大西溪準襲奪點崩崖、馬戛英溪環谷崩崖以及無雙斷崖等。

  東郡山彙上的溪源景觀,除了蝕崩山脊的大斷崖外,流經最高準平原面上的溪源,河川發育已進入老年期地形,溪流呈自由曲線蜿蜒迂迴在地表之上,在草原處形成寬廣開朗的谷地,肋稜平伸,曲徑優美,溪床板岩平舖,潺潺澄明;在森林處則清雅幽靜,流水緩緩蠕動,有綠蔭淺溪、有濃蔽深潭,有白瀑迴旋,淙淙淼漫。其中最美的溪源景觀,當屬丹大西溪上源及巒大溪東源的上游谷地。

從望崖山方向看東郡大山  攝影/阮榮助 地點/望崖山途中
從望崖山方向看東郡大山 攝影/阮榮助 地點/望崖山途中

最早的初登記錄

  明山秀水的東郡山彙,因地處偏遠,一直是台灣高山中岳人足跡最罕至的地方。大正11年(1922年)伊藤太右衛門等一行由丹大社沿巴羅博溪(丹大西溪)完成東郡大山的初登;另一說法是大正15年(1926年)10月高野岡治、永田節男一行由郡大社開爬,翌日完成東郡大山的初登。昭和6年(1931年)9月鹿野忠雄由郡大社出發,在登頂東郡大山後,往復縱走烏達佩山、東巒大山、本鄉山、櫧山與無雙山,完成初登縱走記錄。昭和12年(1937年)11月千千岩助太郎一行從秀姑巒山縱走天南可蘭山、可樂可樂安山,完成本區最後僅存山峰的初登記錄。

從望崖山往東郡大山途中  攝影/阮榮助 地點/望崖山
從望崖山往東郡大山途中 攝影/阮榮助 地點/望崖山

光復後的登山活動

  光復後,民國52年11月29日,邢天正與伍明山自東埔跨過郡大山南稜經無雙吊橋縱走無雙山、櫧山、本鄉山、東郡大山、烏達佩山、東巒大山,再沿伊巴厚山支稜,由望鞍吊橋到人倫村下山,完成光復後業餘首登記錄。58年7月,邢天正、丁同三與原住民田金石、張登德等4人,從玉里登喀西帕南山盤旋中央山脈經東巒大山到水里,完成義西請馬至山、斷稜東山、斷稜西山、裡門山、望崖山、天南可蘭山、可樂可樂安山、郡東山等偏遠山峰的光復後首登記錄。紅崖山與九華山則遲至民國64年7月,才由邢天正、丁同三、陳世空、劉天德、歐烈士、謝文誠、王濱內、黃中山與王天定等人,完成光復後初登記錄。

  民國61年12月5日,百岳俱樂部成立,開啟了台灣登山史上最蓬勃的「百岳」登山運動,東郡山彙因有無雙山、東郡大山、東巒大山等三座名列「百岳」之一,慕名登臨者便排除萬難,斷續來到本山區,東郡山彙的真面目也才逐漸為岳界熟悉與青睞。一般來說,岳界所採行的攀登途徑,由郡大林道入山,經無雙吊橋縱走東郡山彙諸峰,到義西請馬至山、太平溪源再經瑞穗林道下花蓮瑞穗;或是反向縱走,從瑞穗林道入山,再從郡大林道下山。岳界稱為「東郡.丹大橫斷」。

東郡山彙 1:60,000 (點選可看大圖)
東郡山彙 1:60,000 (點選可看大圖)

延伸閱讀臺灣百岳全集、 高山百岳地形圖、 台灣地理人文全覽圖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