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魯閣山列】磐石山

【太魯閣山列】磐石山

山勢和緩,頂舖淺竹,氣概尚佳
此山以東,脊瘦竹密,鑽行困難
以西則漸入佳境
是地形與景觀的分界點

磐石山,標高3106公尺,位於奇萊主山北峰東稜往太魯閣大山的橫嶺上,全山由東西狹長的山脊構成,三等5986號的三角點埋在西側的草原峰頂上。除西側受阻於林木遮蔽視線外,東、南、北三側皆為細密的淺竹,不礙遠眺。整體來看,長脊的兩緣皆有山鞍低垂,讓山勢和緩的磐石山,也稍具氣概。

最後的草原山巒

  磐石山的另外一個名字「苫原山」,原意是茅草覆蓋的山峰,用來形容磐石山的草坡山頭。這片隱藏在大片森林裡的淺草綠茵帶,不僅是太魯閣山列上地形與植被景觀的分界點,也是登山者情境的轉換點。

  對從奇萊北峰過來的山友而言,經過磐石山之後,苦日子就將降臨,此去再無大片的草原,全是崎嶇起伏無數的山脊,其間並有斷崖阻隔,走來上上下下攀爬極為辛苦;但對從太魯閣大山往西縱走的登山隊伍而言,磐石山是他們在歷經多日不見天光的苦鬪後,終於脫離艱辛路程後的第一個草原山頭,此去也將越走越順暢,心境自然輕鬆。磐石山就是這麼一座讓縱走隊伍印象深刻的山巒。

橫嶺上的其他峰巒

  若單從海拔的高度來論,磐石山在周邊高嶺的環伺下,是顯得低矮了許多,除位於磐石山所處橫嶺兩端的奇萊主山北峰與太魯閣大山外,橫嶺上還有兩座以磐石山副峰為名的峰巒。磐石山西峰,標高3335公尺,是太魯閣山列上的最高峰。其山勢龐大而巍峨,頂面寬平,淺竹舖陳,是座優雅明媚的草原山巒。

  丁同三曾依原住民語,音譯為「靜華山」,音義俱美,又能與山容外貌契合,值得推廣,往後登頂的岳友們多多提及,就能讓人印象深刻。在靜華山(盤石山西峰)與磐石山之間,還有一座標高3154公尺的小巒頭,稱為磐石山中峰,山頂有大岩塊及數棵造型優美的鐵杉為幟,從此山東北側鞍部上的中峰營地仰望,是觀賞它最美的角度。

  在地形上,從磐石山西峰(靜華山)到磐石山這段緩平的稜脈,其向南的坡面擁有以階梯狀降低的平坦稜,似屬於最高隆起準平原面下的高山平夷面地形。在這片草萊漫舖的緩起伏坡地上,散佈著幾個漥地水池,雨季期,積水滿盈,映著天光,娟然可愛。近年來,由於人為干擾受到約制,常見台灣水鹿在此活動,讓縱走太魯閣山列的登山隊伍,除了爬山越嶺外,還可以貼近欣賞台灣水鹿的優雅身影。

又稱「靜華山」的磐石山西峰,是太魯閣山列上的最高山頭,全山基盤廣闊,淺竹舖陳,是座雅致明媚的草原山巒。 攝影∕郭英豪 地點∕磐石山西峰
又稱「靜華山」的磐石山西峰,是太魯閣山列上的最高山頭,全山基盤廣闊,淺竹舖陳,是座雅致明媚的草原山巒。
攝影∕郭英豪 地點∕磐石山西峰

箭竹林海盤據的稜脈

  磐石山由於位置偏遠,離奇萊主山北峰單程就需要一天的時間,所以,想要登峰造極的岳友,都是採取長程縱走的方式,以其能「畢其功於一役」,絕少看到專程往返磐石山者。光復後首登此山的邢天正、丁同三、林錫鯨與原住民鍾古昌、葉雙喜一行5人,於民國55年10月25日,就是由合歡山入山,經奇萊北峰順東稜而下,前後總共花了11天的時間,才走完太魯閣山列諸峰,由嵐山山地鐵道下山。

  當他們一行於28日經過磐石山西稜的高密箭竹林區時,邢天正這麼描述:「下到竹海,立刻就像陷入迷魂陣一樣,四圍竹牆,密不通風,繁枝密簇的竹竿,像無盡層的樊籬。仰望只見竹梢杉葉,亂舞搖青幾乎遮盡了整個蒼穹。俯看地面上毫無路跡可尋,有時竹竿擠得最密的地方,連插腳的空隙都沒。竹莖粗逾手指,彈性極強,撥動十分費力,但也只得強鑽。」他們費了3個小時,鑽出這片長約500公尺的箭竹海,才順利登頂磐石山,相較之下,時下縱走的隊伍,已經是幸福至極了。

從磐石山頂回望東稜與奇萊主山北峰 攝影∕王仕偉 地點∕磐石山
從磐石山頂回望東稜與奇萊主山北峰
攝影∕王仕偉 地點∕磐石山

延伸閱讀臺灣百岳全集、 高山百岳地形圖、 台灣地理人文全覽圖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