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一段】馬比杉山

【北一段】馬比杉山

「百岳」之「極東山峰」
頂嶺寬平,淺草如茵
東面展望,視界廣闊

馬比杉山位於南湖大山東峰向東南分出的支稜上,離東峰直線約4公里,離主峰則有5公里,是這條支稜上最東邊的三千公尺級山岳,也是台灣百岳中位置「極東」的山峰。全山頂面寬長,坡度和緩,遍舖淺竹綠草,形勢優美,是一座柔媚可愛的山峰。

山名由來與地理位置

  馬比杉山的山名源於泰雅語Mabisan,音譯有「馬比散」、「馬比山」、「馬匹扇山」或「麻眉山」。在《花蓮縣志》卷四地形篇中記載:「馬比杉山:拔海三千二百零九公尺,位于南湖大山東稜線,跨花蓮宜蘭兩縣。圓峰,平脊緩起伏,西接南湖東山,東越兩座無名山急斜,止於和平北溪、和平南溪匯流處。北面屬宜蘭縣,北向傾斜,隔和平北溪與三星山相對。

  東面當秀林鄉西北隅,陡坡止於和平南溪,對西基南山。山脊西段兩側,斷崖參差,形成峭峻山貌……。」事實上,在和平北溪與和平南溪之間,還有一條屬於南溪大支流的闊闊庫溪存在,馬比杉山支稜的尾端是止於和平北溪主流與支流闊闊庫溪的匯流處。另外,從南湖大山東北峰向東北岔出再轉東方蜿蜒延伸的東穗山(束穗山)支脈,才是止於和平北溪與和平南溪的匯流處。馬比杉山支稜的南方則是隔著和平南溪與幅員最廣的西吉南山(西基南山)支脈相對。

略呈南北長嶺綿亙的馬比杉山 攝影∕范揚茂 地點∕馬比杉山途中
略呈南北長嶺綿亙的馬比杉山
攝影∕范揚茂 地點∕馬比杉山途中

大濁水南溪流域中的大山

  馬比杉山因突出於中央山脈南湖主脊分水嶺的東緣,位於廣大的和平南溪(大濁水南溪)流域山區的高點上,山頂視域遼闊,展望絕佳。北邊近處是東穗山(2765公尺,三等6343號三角點)、敷島山(2004公尺,三等6338號三角點)、清花山(1984公尺,三等6344號三角點)、石楠花山(2048公尺,二等1552號三角點)一脈蜿蜒的山稜;東邊是延續馬比杉山支稜的高律山(2453公尺,三等6347號三角點)、武那志山(1942公尺,三等6331號三角點)連稜;南邊近處循著西吉南山(2694公尺,二等1457號三角點)、波浪山(2335公尺,三等6346號三角點)、比林山(2381公尺,三等6371號三角點)的連稜,可援引到二子山(2565公尺,二等1452號三角點)、曉星山(2645公尺,三等6379號三角點)以及清水山(2408公尺,一等三角點)、三角錐山(2607公尺,三等4303號三角點)等座落於大濁水南溪與立霧溪之間的偉峻山峰。

  站在馬比杉山大草原的山頭上,環視這些氣宇非凡的山峰,一股對山的戀念情懷,襲上心頭,撩起了愛山人最原始的渴望,期盼有一天能馳騁在這片豪壯的山稜上。

馬比杉山草原遠眺中央尖山 攝影∕蘇庭輝 地點∕馬比杉山
馬比杉山草原遠眺中央尖山
攝影∕蘇庭輝 地點∕馬比杉山

廣大山域的登山開拓史

  登山界對馬比杉山東鄰山區的開拓,以日據時期的昭和8年(1933年),由台灣山岳會的沼井鐵太郎、齋藤三男、今野三郎等3人從蘇花警備道路上的清水警察駐在所,直接攀上急峻的東壁,登頂清水山為嚆矢(清水山在大正5年測量時,完成首登記錄)。光復後則以民國51年2月,由台灣省山岳會的張食祿,林樹封、莊國璋等3人從太魯閣經大禮社、大同社登頂清水山為濫觴。隨後的50、60年代,登山界對這片廣闊山區的瞭解,大抵都還是侷限在擁有一等三角點的清水山身上,其他山峰則仍藐無人跡。

  直到民國73年9月,興大法商登山社在指導老師吳澄寬與簡進清的鼓勵下,以二子山區為開拓目標,進行逐步的踏查活動。至民國76年8月止,總計光復後首登了二子山、文迷山、朝暾山、曉星山、騾馬望山、三角錐山、砂山、千里眼山、鍛鍊山、波浪山等10座;加上清水、祖輪山的踏查,二子山區的全面開拓可以說已經初步完成。

  就在稍後的民國74年7月起,台大登山社也積極來到大濁水溪(和平溪)流域進行踏查登山活動,並獲得輝煌的成就。至民國77年7月的南湖11路大會師止,總計首登高律山、比林山、巴奈良山、馱彌陀山、石楠花山、敷島山、清花山、馬望峰、芳北山、東穗山(束穗山)等位於大濁水南溪流域內的山峰。在這11路會師隊伍中,就有武那志——高律——馬比杉——南湖線、大濁水南溯登南湖線、陶塞橫斷線、比亞毫——南湖線、南澳——南湖線和東穗山等六條路線,穿過馬比杉山東鄰的山域。

日據與光復後的首登記錄

  馬比杉山的首登記錄是在昭和2年(1927年),由吉井隆成等人從南湖大山東峰縱走東南支稜踏查完成。在稍早的大正3年(1914年)4月,野呂寧技師率大隊人馬(探險隊34人,原住民護衛275人,合計309人)到南湖大山進行探險與測量任務時,也曾從馬比杉山與南湖大山東南峰之間的草原鞍部附近越嶺,再沿著稜線左側斜上,經Bunagan谷地(大濁水南溪谷地,昔日比亞毫獵人在此塔建獵屋,稱為Bunagan)後,再往南攀上從南湖大山中南峰向東南伸出的西吉南山大支脈,並於稜線上的草原水池旁紮營。

  這個水池現在稱為西吉南水池或水鹿池,當時泰雅語稱為Silun Luyan,即鹿洋池。隔日,野呂寧一行即於早晨六點登上南湖大山絕頂,完成首登踏查與測量任務,並依觀測結果,將主峰北側向西傾斜,成為大甲溪源頭的谷地(即今日登山界習稱的上、下圈谷)稱為「北谷」,將大濁水南溪源頭的谷地,即Bunagan谷地,稱為「南谷」。

  光復後,則遲至民國60年5月19日,才由林文安、邢天正、丁同三與同行原住民伍萬生、伍金樹等人,從南湖大山東峰縱走陶塞峰、東南峰後,完成馬比杉山的光復後首登記錄。那時台灣百岳尚未完全定案,在六順山加入百岳之後,馬比杉山便成為倒數第三座印上岳人足跡的百岳山峰。

石筍造型的陶塞峰

  從馬比杉山到南湖大山東峰之間的稜脊上,還有兩座山容特出的岩峰;即陶塞峰與南湖大山東南峰。陶塞峰是座顏色蒼白的岩塔峰,如石筍般一柱擎天,屹立於稜脊之上。根據日據時期首登(昭和8年8月)此岩峰並命名為「陶塞峰」的鹿野忠雄與田中薰等人的記錄,岩塔高度8公尺,寬3公尺。在相隔70多年後,陶塞峰似乎長高了一些,應在11公尺左右,可以從岩峰東斜面順著陡斜的岩板上攀,不難登頂。

陶塞峰的白色岩塔,聳立在蒼鬱的冷杉林間,形勢相當特出。 攝影∕林軍佐 地點∕南湖大山南峰途中
陶塞峰的白色岩塔,聳立在蒼鬱的冷杉林間,形勢相當特出。
攝影∕林軍佐 地點∕南湖大山南峰途中

大理石岩塊堆積的東南峰

  標高3462公尺的南湖大山東南峰,則是座雄偉的石灰岩峰,山頂相當寬闊,滿佈著塊狀崩解或碎裂的變質結晶石灰岩。從遠處展望,蒼鬱的冷杉林山體上,白色岩塊推疊成峰,形成明顯的對比,形勢特出。從大濁水南溪乾谷仰望,石刃嵯峨的岩壁上泛著銀光,景象詭譎。

馬比杉山的登峰途徑

  造訪馬比杉山的行程,一般以南湖圈谷為基地,以一天的時間輕裝往返最為恰當。行程安排是從上圈谷循傳統途徑登頂南湖大山東峰,並沿稜縱走陶塞峰、南湖大山東南峰,再陡降至馬比杉山前的草原岔路。待往返馬比杉山後,改走大濁水南溪的腰繞路,經大濁水南溪的乾谷盆地。這個平坦的谷地,以前是冰河的流路,經下游處堆石堤的阻擋,冰河產生堰塞作用,冰河退卻之後,便形成舌狀盆地。回程的山徑就在這個曾是冰河流路的U形谷中,往上漸次爬昇到達主、東鞍部的岔路口,再循原路返回南湖山莊。

延伸閱讀臺灣百岳全集、 高山百岳地形圖、 台灣地理人文全覽圖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