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一段】南湖大山

【北一段】南湖大山

山姿雄偉,山腳谷底有圈谷勝景
北峰、東北峰、東峰
中南峰、南峰並肩聳立
谷迴山合,瑰奇壯觀
有「天下絕勝的自然美景」
「天下名山」與「冰河庭園」之譽
台灣高山「五嶽」之一

南湖大山,標高3742公尺,中央山脈第三高峰,山姿雄偉,為台灣「五嶽」之一。由副峰山群環抱的南湖圈谷,造形優美,谷迴山合,是台灣高山最壯麗的自然構造景觀。南湖大山擁有天成的冰河遺蹟,媲美於雪山地壘的圈谷,有豐繁的高原植物,取勝於玉山主峰。匯集成山岳之大美,是令每位登山者魂牽夢縈,戀慕登臨的山岳殿堂。

風情萬種的四季景觀

  在造景萬千的高山世界裡,南湖大山以其帝王相的山岳造型、冰河歷史遺蹟的圈谷構造與繁花似錦的庭園風光,深得岳人的鍾愛與眷戀。在南湖的四季時序裡;春天雪融,萬物復甦,一股大自然蓄勢待發的力量,充滿著山野。五月,陽光和煦,含苞的杜鵑鳴起了百花齊放的號角,南湖的高山花季正式開展,連綿的花海景觀在北山五岩峰的迎賓路上,熱情地歡迎愛山人的光臨。春末夏初的六月下旬起,花季的主角從迎賓區的杜鵑轉移到庭園區的圈谷花園。

  在這片寬廣的上、下圈谷裡,各式各樣的山花,各據一方,或散落或群聚,都不約而同地綻放出偌大的花朵,共組成一座花團錦簇,群芳競艷的花園庭園。其中最著名的應屬南湖大山柳葉菜,俗名為大輪紅花,是孑遺自冰河時期的珍稀物種。其單一花朵大於植株體積的綻放盛況,直讓學者專家們驚艷,並美名遠播。其他如南湖附地草、南湖蒿草、南湖碎雪草、南湖馬蘭、南湖紫雲英等,都是台灣特有與珍稀的植物。庭園區的花季頗長,各類山花依序綻放,沒有冷場,可以一直延續到九月。待玉山當歸、玉山石竹、高山沙參、高山山蘿蔔等漸次凋落後,才光彩地結束盛大莊嚴的圈谷花季。

高原的秋色情愁

  九月下旬起,眾神的花園漸次靜了下來,秋天降臨了這座廣漠的大山,天空的雲絮自由自在地聚散離合。相對穩定的天候變化,成為造訪南湖大山最佳的季節,高原上的主角也由鮮艷的山花,轉換為晴空下傲立的玉山圓柏。這些敢與穹蒼爭雄的香柏老樹,造型奇特,多姿多采,每一棵都有它自已的身分證,每一棵都是歷經百年、千年演化的巨靈。它們將原本蕭瑟的高原,舞動成熱情洋溢的劇場,登山者豐富的想像力,沈醉在感性的時刻裡。

  隨著太陽逐日的往南偏離,暑氣消褪,日夜溫差漸劇。待秋霜降臨,高原上的變葉植物,葉片紛紛由黃轉紅,圈谷景色再次鮮艷起來。這次的主角則是由玉山小檗、玉山金梅、雪山翻白草、玉山薔薇、玉山懸鉤子、穗花八寶、台灣繡線菊與早田香葉草等賞葉植物擔綱。不過這種紅葉景觀是植物落葉之前的美麗展現,時間其實相當短暫,要有機緣,才有福份賞著。

從審馬陣草原仰望雄偉的南湖大山 攝影∕鄧樹正
從審馬陣草原仰望雄偉的南湖大山 攝影∕鄧樹正

粉妝玉琢的高原冬季

  時序進入十二月的初冬季節,蕭瑟的高原上一片靜寂。當大陸冷氣團隨著東北季風循著蘭陽溪谷進入南湖山區時,濕冷的氣流受阻於海拔的高度,在高濕度與夠冷的條件下,即會降下第一場瑞雪,南湖大山的雪期便正式開展。隨著降雪的累聚,萬物皆被皚皚白雪覆蓋,此際的圈谷,呈現出一幅粉妝玉琢的銀色世界。在這肅穆的雪原上,雪的型態受到氣象因子的驟變與干擾,分別以霜、雪、霧淞及冰晶等多樣的風貌,豐富了單調的雪原景觀。

天下絕勝的自然美景

  南湖大山因位處中央山脈的北緣,在緯度較高、海拔高度夠與山體龐大等地理因素的影響下,自然成為台灣島上最容易降雪與積雪的高山。再加上寬大的蘭陽溪河谷與思源埡口的通谷地形,是氣流最容易通過的地方。每當寒流來襲時,大陸冷氣團即循此通谷順勢導入大量的濕冷空氣。這些濕冷的氣團受通谷兩側高聳山脈的約束,遂逐漸凝聚並隨地勢上昇。

  南湖山區恰在這些上昇氣團的迎風面上,當氣團上昇到三千公尺以上時,密度也隨之增加,隨著高空溫度的驟降,便會飄下紛紛白雪。這就是南湖大山容易降雪與積雪深厚的因素。近年來,受溫室效應的影響,大地氣候變異頗大,南湖大山的雪期積雪量,也呈現兩極化發展。若遇暖冬,則雪期變短,或僅有零星飄雪;若逢強烈寒流來襲,則可能一夜即積雪盈尺。氣候變異如此,已經很難預料了!
  南湖大山除了擁有風情萬種的四季景觀外,其獨特的地形,更是讓登山者與學者專家們驚異不已。對於第一次造訪南湖大山的人來說,當您小心翼翼跨越五岩峰來到南湖大山北峰時,應該會被眼前的景致震懾住:腳下是個由主峰、東峰、東北峰與北峰所圍成的梯型高原盆地,其間有條南北向的小丘中隔出兩個長瓢形的谷地,缽底平舖著白色的砂屑,形勢絕美。這是台灣高山絕無僅有的寶地,是造物者精心刻鏤的傑作,親歷目賭,此情此景定將永誌難忘。無怪乎,早在日據時期的大正3年(1914年),時任台灣總督府測量技師,號稱「台灣山通」的野呂寧,在完成南湖大山首登與測量任務後,即讚揚南湖大山為「天下絕勝的自然美景」。

【北一段】南湖大山

擁有冰河香味的大山

  昭和8年(1933年)8月,鹿野忠雄陪同田中薰教授選上南湖大山這座具有「冰河香味」的大山,做為田中教授「台灣之旅」的高山行程。他們一行從Shikikun社(四季村)入山,循南湖北山的北主稜縱走南湖大山,沿途詳細地做各種地理觀察與冰河地形的考證工作,總共花了10天時間,才從卑亞南社(南山村)下山。此行鹿野與田中兩人在南湖大山和各衛星峰群及河谷中,共發現了12個圈谷和其他冰蝕地形。並於隔年(1934年)在地理學評論上發表了兩人合著的《台灣南湖大山山彙冰蝕地形》論文,震驚了當時的日本學術界。

  日據時期,南湖大山冰河地形的研究,在田中薰與鹿野忠雄之後,還有地理學教授富田芳郎(1934年)與地質學教授早坂一郎(1935年)發表過有關於南湖大山冰蝕地形的研究論文。光復之後則有林朝棨(1957年)、詹新甫(1960年)、劉志學(1986年)、徐鐵良(1990年)、費立沅(1995年)、王鑫(1998年)與楊建夫(1999年)等專家學者,各以論據來支持或反對有關於台灣高山的冰河學說。

冰河確實曾經來過

  依據楊建夫(1999年)最新的調查與研究發現,南湖大山獨特的地形景觀確實是由冰河刻蝕而成,並總結在南湖山區的冰河遺跡,計有3個U形谷、18個圈谷、1處冰帽、1處冰蝕三角面等主要的冰河地貌,以及多處冰坎、冰磧石和冰蝕擦痕等冰河細微地形。其中最壯麗的冰河遺跡即屬今日登山界所稱的上、下圈谷與大濁水南溪(和平南溪)河谷,這三個由冰河侵蝕作用形塑成的U形谷。

  主東峰之間的廣大平坦面,則是冰河期冰帽的發源地。大約在7萬∼1萬年前的更新世末期,也就是地球的最後一次冰期,主、東峰之間這片平坦地上累積了厚達兩百公尺的冰帽冰河,冰河緣的冰層會向四周較低的河谷推進,推測當時應該有四條冰河向外伸展。當冰河退卻之後,即形塑出弧度優美的U形谷,經過一萬年的風化與侵蝕後,除了南方的U形谷遭到破壞外,其他三條U形谷則在歷盡滄桑後,存留了下來,成就了今日南湖大山壯麗的景觀。

  除了U形谷的冰蝕奇景外,在下圈谷的西緣南湖溪的源頭處,河道穿越山口並陷落數十公尺,形成斷層瀑布,左(南)邊是從南湖大山北脊直劈而下的大崩崖,形勢奇譎。可以想像在萬年之前,上、下圈谷內的兩條冰河在山口前匯集,巨厚的冰層滿溢於出口處。就在冰河內部壓力到達臨界值時,崩裂的冰河即以萬鈞之勢衝下南湖溪的源頭,蝕穿了這個山口,並形塑出南湖溪源頭的U形谷,以及南岸這片上尖下寬直落谷底的三角形大崩崖。它的學術名詞稱作「冰蝕三角面」。

  冰河地形的研究是門專業的學問,各家學者論據或有不同,但並不礙登山者對南湖大山的鍾愛,多暸解一些,多吸收一些不同的論點,總有利於在下次有機會到南湖大山時,也能如七十多年前的鹿野忠雄與田中薰一樣,散步在南湖圈谷的「冰河庭園」裡,嗅到冰河的香味,找到冰河來過的痕跡。
  攀登南湖大山的行程,在領略過圈谷的四季風情與穿越過歷史的冰河庭園後,即可登上這座有「帝王之姿」的南湖大山絕頂。

最早的山名與絕佳的展望

  南湖大山,卑亞南社(南山村)的泰雅原住民稱之為Babo Bajiyu。昔日泰雅獵人在下圈谷的岩屑地上建有獵屋,稱為Bunakkei(布那奎),泰雅語是「砂地」的意思,並不是冰河的名稱。今日獵屋已被新式的太陽能山屋取代,攀登南湖群峰的登山隊伍皆以此為基地,輕裝往返南湖諸峰。從南湖大山的山頂向北俯瞰,即可看到山屋的太陽能板輝映著陽光,閃閃爍爍。

  呈南北斜峙的南湖大山屋脊,最高點恰位於頂脊的中點,山容勻稱挺拔優雅,山頂展望絕佳,環顧四野,群山低伏。南方以中央尖山的金字塔峰援引,背後的畢祿山、北合歡山、合歡東峰、到奇萊北峰和奇萊主山等中央山脈主脊上高峰盡收眼底,再南則是雲天交界處的玉山群峰。主脊以東則有太魯閣大山、立霧主山、帕托魯山與三角錐山、二子山、曉星山以及濱臨太平洋的清水大山等。北方除近處的南湖副峰外,最遠可達大屯山彙與悠游於海波上的龜山島。西邊則是如游龍在天的雪山地壘諸峰。山腳谷底的桃源仙境與環伺四周的名山景緻加在一起,無怪乎,南湖大山如此深獲岳人的鍾愛。

從南湖大山東北坡看南湖上、下圈谷 攝影∕洪宗佑
從南湖大山東北坡看南湖上、下圈谷 攝影∕洪宗佑

延伸閱讀臺灣百岳全集、 高山百岳地形圖、 台灣地理人文全覽圖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