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一段】南湖北山

【北一段】南湖北山

位於中央山脈主脊與審馬陣山支脈的三叉點上
全山基盤廣闊
頂脊平緩
列名「十崇」之一

南湖北山與南湖大山北峰原本應該是同一座山,但因為從日據時期到光復初期的記錄與地圖,都將它們分開命名,遂沿用至今。從宏觀的視野來看,這兩座峰巒應該同屬一座基盤廣闊,頂脊綿長的橫嶺大山,頂脊是由7個緩起伏的小巒組成,位於南緣標高3592公尺的峰巒是本山的最高峰;位於北緣標高3536公尺的峰巒,因為展望良好,峰頂埋設有三等三角點,是為本山的基點峰。南北兩個峰巒相距約1.5公里,成為一座標準的「橫看成嶺,側看成峰」的巍峨大山。

山名由來與登山探險史

  分開命名之後的南湖北山,最早的山名是由卑亞南社(南山村)泰雅獵人的稱呼得來,叫做Mugo—Bayu或Gongo—Bayu,依音譯為「庚勾巴油山」,簡稱為「巴油山」。

  日據時期的登山記錄與地圖,也是用這個名稱。南湖大山北峰的名稱,則是在明治43年(1910年)4月,時任宜蘭廳叭哩沙(今三星)支廳長的小島仁三郎警部與宜蘭蕃務係長坂井時彥警部一行,完成南湖大山與陶塞原住民居地探險任務時所命名。根據復命書的記載,南湖大山是由三個鼎立的尖峰所形成,亦即南湖大山東峰、南湖大山北峰與南湖大山主峰等三座山峰。

北山與北峰的正式分家

  光復之後的民國46年8月,第一個進入南湖山區的登山隊伍,林文安、李明輝、李榮顯與蔡景璋等一行四人,仍沿用巴油山與南湖大山北峰來區分這兩座山峰。林文安還特別寫道:「……寧採用私見,將山稜交叉點有基點的山峰為巴油山,南湖大山之北的高峰為南湖大山北峰。」隨後登山風氣漸盛,岳人紛紛追求擁有基點(三角點)的大山,擁有三等6330號三角點的巴油山,便在岳人的心目中顯得重要起來。

  南湖大山北峰則因為沒有基點,遂被人提議「不具資格」成為南湖大山的副峰,應該要把巴油山稱為「南湖北山」,以凸顯這座基點峰的重要。隨後南湖北山之名便被新版的地形圖採用,植在標高3535公尺擁有三角點的山頭上,「南湖北山」之名正式成局。但南湖大山北峰這個從日據時期既有的山名,也不好捨棄不用。至此,南湖北山與南湖大山北峰這兩個容易讓人混淆的山名,便同時出現在登山記錄與地圖上,各自表述著不同的山峰。

北山回望南湖大山 攝影∕鄧樹正 地點∕南湖北山
北山回望南湖大山
攝影∕鄧樹正 地點∕南湖北山

蘭陽子民的母親的山

  位於中央山脈主脊與審馬陣山支脈三叉點上的南湖北山,從稜脈圖上來看,恰呈三脈彙結的軸點,形勢特出。由這三條稜脈所分隔的東、西北與西南等三大區域,也分別成為大濁水溪(和平溪)、蘭陽溪與大甲溪等三條重要河川的發源地與分水嶺。宜蘭縣政府還特別在三角點旁,立有「蘭陽溪源頭」的紀念石碑,來彰顯此山的重要,並提醒宜蘭人要飲水思源,以南湖北山為母親的大山。

串連北山與北峰的五岩峰平頂山稜

  南湖北山西支稜的南坡是片迤邐1公里餘的審馬陣大草原帶,這片短箭竹草原從審馬陣山的東側一直往上延伸到北山岔路口的下方,形成一片廣袤的牧野景觀。縱走的途徑從中間穿越,登山者在此盡情的享受明媚的草原風光,攀爬的辛苦,在此得到大自然溫馨的回饋。北山頂的東面是一片連綿的大崩壞地,大濁水溪的溪源在此營造成一個千仞深的侵蝕谷。根據日人田中薰教授與鹿野忠雄博士的探查,認為這個大崩壞面的原型,應該是「圈谷」,後來被河川侵蝕擴大了好幾倍,呈現出今日這片寬達公里餘的溪源大崩崖地形。

  南湖北山與南湖大山北峰連接的主脊,是一段緩起伏的最高平頂山稜,稜脊上有數個巒頭隆起,形成「五岩峰」地形。東側是大濁水溪的崩壞河谷,崖壁峭削,嵁巖險巇;稜上存有和緩的坡面,岩屑地上遍生南湖杜鵑灌叢與玉山圓柏。5月中旬前後,南湖杜鵑從下往上依序綻放,形成美麗的高山花園景觀,最讓人心醉。花期過後的7、8月間,鏽褐色的新葉開展,深淺彩繪連綿山稜,景色美麗壯觀。
  從北山小心翼翼地翻越五岩峰後,就來到了南湖大山北峰。峰頂可以清楚地俯瞰南湖圈谷特殊的地形景致,偌大且完整的圈谷就躺在峰頂腳下,圈谷群緣是偉峻的峰巒,山合谷迴,何其壯麗哉。

隆冬大雪初融的南湖北山稜線,背後映著天光的雪原,則是南湖大山的東坡面。 攝影∕鄧樹正 地點∕北山岔路下方
隆冬大雪初融的南湖北山稜線,背後映著天光的雪原,則是南湖大山的東坡面。
攝影∕鄧樹正 地點∕北山岔路下方

延伸閱讀臺灣百岳全集、 高山百岳地形圖、 台灣地理人文全覽圖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