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岳巡禮】白姑山群

【百岳巡禮】白姑山群

雪山山彙中一座孤伶伶的大山
山群幅員廣闊,分稜歧伸
全山箭竹叢密,縱走困難
從紅香溫泉的新登山口起攀
安排三天的行程,最為安穩

白姑山群以白姑大山(3341公尺)為主峰,東起白姑大山東峰,西迄八仙山以降,呈東北──西南走向,綿長20餘公里,其中三千公尺的嶺線則有近10公里。整座山群因北臨大甲溪的切割峻谷;南有深邃蜿蜒的北港溪環抱;東邊是卑亞南構造線通過的縱切谷地;西緣則是低山徘徊的丘陵台地。四野低陷,讓白姑山群成為一座孤伶伶的地壘山彙。

八仙山 圖片取自日據時期名信片
八仙山 / 圖片取自日據時期名信片

被切割的山脈

  在地形區劃分上,白姑山群是屬於雪山山脈雪山地壘的一部份,從切峰面上來看,雪山地壘以北東──西南走向,呈長矩形狀,地壘上有兩條大致平行伸展的稜脈;西分歧是大雪山──小雪山的長稜,東分歧是大劍山──劍山──白姑大山的主脊稜脈。兩分歧之間有切割地壘的先行河川大甲溪中游通過,強烈的河川侵蝕作用,切斷了大劍山稜脈與白姑山群的連接主脊,將雪山地壘分隔成雪山山彙與白姑山群兩個山塊。若非分隔中央黏板岩山地為脊樑山脈(中央山脈)、雪山山脈與玉山山塊的卑亞南構造線縱切過北港溪的上源谷地,則孤懸於雪山地壘南緣的白姑山群,反而與中央山脈的合歡群峰較為接近,並且隱約存在一條稜脈可以相連。

  幅員廣闊的白姑山群,眾稜分歧,除主峰白姑大山巍峨拔高外,著名的高峰還有白姑大山東峰(3036公尺)、白姑大山中峰(3049公尺)、白姑大山東南峰(3035公尺)、白姑大山西峰(3251公尺)、白姑大山西南峰(3171公尺)等皆逾三千公尺,其他如三錐山(2570公尺)、基隆山(2938公尺)、白姑南山(2873公尺)、馬崙山(2305公尺)、八仙山(2366公尺)、塔班山(2745公尺)等也各俱知名。

箭竹林佔據的山脈

  白姑山群雖然擁有眾多高峰,但因山稜上遍佈密密麻麻的箭竹林海,鑽行相當困難;稜脊上也缺乏穩定的水源供給;複因整座山群的西半部是昔日八仙山林場的伐木區,伐餘後的生態改變,盡是更粗更密的箭竹與荊棘、刺藤的蔓生,以及山稜的崩坍破壞。諸此因素影響,讓白姑山群一直沒能開拓出一條可以全稜貫通的縱走路徑,只有白姑大山因有「百岳」的加持,獨自發展出一條單登白姑大山的路線。這條單登白姑大山的山徑係於民國63年4月,由林文安先生從中橫公路青山山莊附近,循白姑大山的北支稜援攀而上,發展而來,隨後絡繹而來的百岳隊伍,便循此捷徑輕裝往返白姑大山頂。白姑山群的其他諸峰,則更少有登山隊伍登臨縱走。

新途徑的開闢

  民國88年(1999年)9月21日,百年罕見的大地震徹底摧毀了中橫公路谷關到德基段的路基,攀登白姑大山的山徑也隨之中斷。直至最近,大地漸漸癒合,才又見愛山人陸續進出探訪,並開闢了一條從紅香部落利用一號農路上達三錐山的東稜,再循稜經三錐山攀上白姑山群主脊、縱走登白姑大山的途徑。這條新途徑揭露之後,一批批的登山隊伍即循此路線入山,並逐漸踩踏出明顯的路跡,成為今日攀登白姑大山的熱門路線。

紅香部落與雲霧籠罩的白姑大山 攝影∕見晴 地點∕力行產業道路
從福壽山農場眺望白姑山群
攝影∕多陽 地點∕福壽山
白姑大山 1:100,000 (點選可看大圖)
白姑山群 1:100,000 (點選可看大圖)

延伸閱讀臺灣百岳全集、 高山百岳地形圖、 台灣地理人文全覽圖

返回頂端